日本铁壶上的金银镶嵌:错金银在铁壶上的应用

2019-11-01   大唐铁壶

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使用,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西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它的一般做法为,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錾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

错金银工艺包括镶嵌和错两种技术,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错”即用厝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


其制作工艺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凸的纹饰或字形,再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丝、片,用厝(错)石磨错,使嵌入的金银丝、片与铜器表面相平滑。

最后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进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艳。被“错金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的表面,金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相映相托,将其图案与铭文衬透得格外华美典雅。


后经传入日本,起初是为武士贵族的装饰佩剑上镶嵌,千利休的茶文化得到发展,工匠们遍开始了镶嵌高端茶具。

在日本错金银技术被叫做高肉镶嵌和布目镶嵌,高肉镶嵌是必须把材料嵌在壶身上或其它器皿身上,然后再雕刻这块材料的一种传统工艺。




金工师必须在铁壶或器它器皿上刻出一个凹槽,把银片或其它材料镶嵌上去,然后金工师在银片或其它材料上雕刻出人物,花鸟,风景等等图案纹饰,金工师是做最后一道装饰壶身的工作,能做壶又能镶嵌的釜师不多,光玉堂的佐藤缇,金寿堂的雨宫,龙文堂的安之介,云色堂的美之助等这些比较出名的釜师就是两者兼备的。

高肉镶嵌的种类很多,比如复杂的复合镶嵌,一般和布目镶嵌一起



就是在高肉镶嵌上做布目镶嵌,还有比如嵌中嵌,意思是先镶嵌银,再在银上挖凹槽,再镶嵌上黄金或其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