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期间曾踊跃出了大量的作家,因为在那时还没有女作家这一名号。而之后,她与冰心,林徽因共称为“福州三大才女”她是庐隐,著名的女作家
庐隐1892年出生那天,外祖母去世,她被母亲认为是灾星,三岁得了重病,被奶妈带到乡下抚养,父亲当上长沙知县后,她才回到了家里,六岁时,她的父亲去世,她母亲将她带到了北京舅舅家,因为母亲对她的厌恶,她无法入学,九岁,庐隐被送到学校读小学,她因为长期的虐待,脚上长了痔疮,使她痛苦万分,之后又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之后她加入了宗教。
1912年,庐隐隐晦生命中的第一道光射了进来,他的大哥黄勉支持她继续学业,同时她也开始了短文的创作,就在同年,14岁的庐隐考上了女子师范学校,之后她的兴趣爱好偏向文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在她母亲的努力下,她当时北京公立女子中学的教员,没过多久她就辞了职,1917年又在安定,开封等下当小学教员,不过这并没有引起她的喜爱。
1919年,她以旁听生进入到北京国立女子师范高等学校旁听,五四的风潮学说,已经充斥在了校园的各处。
庐隐在上学期间,学习了新的思想和知识,她毅然退掉了小时候结亲的林鸿俊,1923年,庐隐认识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郭梦良,她被他深厚的才学所吸引,婚姻自由亦是女性解放的基础,庐隐对郭梦良说“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同年,两人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在上海结婚,结婚后的庐隐发觉了这跟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她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写作上,接连出版了《胜利以后》《秦教授的失败》等小说。
1925年郭梦良因病逝世,她不愿承受郭家的流言蜚语,曾在福州滞留,写下了《灵海潮汐》等文章,之后庐隐前往上海,1928年,正当她于文学创作中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诗人走进了她的生命,李唯健,两人刚开始只是一起讨论诗文,感悟,人生,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唯健发现自己爱上了庐隐,他向她告白,却遭受了拒绝,穷追不舍,1930年,庐隐终于放下困扰,两人前往东京居住,她写下了《东京小品》
1931年,两人回到上海,“一·二八”爆发后,庐隐将文学创作转移到了关心国家命运上,已经在文坛有名的庐隐却在1934年5月时,因难产逝世, 终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