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秘境】皇城区域

2019-04-27     云天读城

——本文资料来源自罗云天所著作品《穿越盛京秘境》

《穿越盛京秘境》

刚刚提到,盛京城曼陀罗为内方外圆的坛城结构,外部圆城为盛京都城,内部方城则为盛京皇城。

后金政权在建设盛京时期,改明沈阳中卫城的四座城门为八座城门,改城内十字街为井字街,方城布局呈九宫格形态。

清初的盛京皇城布局体现着满汉文化融合的特征。具体情形如下:

满城特征:

1、宫殿分离,宫城空间渗透

2、重八旗方位,轻中轴关系

3、具有“曼陀罗”说的构成特色

汉城特征:

1、内城外郭,重重围墙

2、棋盘格局

3、皇宫居中

4、具有“易经说”的构成特色

皇城区域

盛京城的经典布局来自曼陀罗的构思,但具体到方城而言,也参考了《周礼·考工记》确定的都邑营建制度。《周礼·考工记》规定的理想王城即是方城,而盛京基本符合其“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功能分区。

除了遵循《周礼·考工记》规定的原则,盛京城建还吸收了大量《周易》的思想。

据《陪京杂述》记载:“按沈阳建造之初,具有深意,说之者谓,城内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象两仪,四塔象四象,八门象八卦,廓圆象天,方城象地。角楼、敌楼各3层共三十六象天罡,内池七十二象地煞,角楼、敌楼共十二象四季,城门瓮城各三象二十四气。”

盛京八门分别为:小东门(内治门)、大东门(抚近门)、小南门(天佑门)、大南门(德盛门)、小西门(外攘门)、大西门(怀远门)、小北门(地载门)、大北门(福胜门)。

在城门的命名上,“怀远 抚近,内治外攘”是当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治国国策;“天佑地载,德胜福胜”是天地眷佑、国运绵长之意。

盛京三院六部分布情况

除此八门之外,盛京城还有一座神秘的九门。所谓九门,即是明镇边门,位于地载门和福胜门之间,这是一座明沈阳中卫城遗留下来的城门。后金政权曾对沈阳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为什么这座明代的城门得以保留呢?

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使沈阳成为清王朝的开国之都,也使沈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明朝边城,变成闻名天下的“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事实上,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在方城的中央修建了大政殿八王亭等建筑,用来听政议政。但他却没有在城中心修建自己的皇宫,而是按照八旗方位,在沈阳城明镇边门的附近修建了自己的罕王宫。由于后金人主体是渔猎民族,作为后金首领的努尔哈赤当然也有打猎的习惯。当时的沈阳城北门外是茂密的森林,把罕王宫修在镇边门的旁边,努尔哈赤就能很方便地从镇边门出城去打猎。因此,镇边门得以保留,但其角色从此发生了变化,由公共的城门变成了老罕王家的私门。

汗王宫与镇边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Ob_DWwBmyVoG_1ZVE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