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屋檐上的学问,一起来科普

2019-09-06     磁县生活

磁县历史悠久

相传6500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洗礼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如今的磁县

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印记

讲武城遗址

观兵台遗址

天子冢

兰陵王墓

……

最原汁原味的

要数磁县鼓楼

它保留了明代鼓楼的原貌

是明代建筑的代表

灰色的青砖台基

金黄的琉璃瓦顶

朱红廊柱

鲜艳的雕梁画栋

栩栩如生的“屋檐走兽”

说起屋檐走兽,历代帝王及达官贵人均喜欢把它塑在宫殿、庙宇和住宅上,以示清明、吉祥。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屋脊的两端,多装饰有一种龙头龟尾的怪兽“螭吻”(又称龙吻)。传说它的眼睛极其敏锐,因此,把它塑在高高的屋脊上,寓意能够明察天雨阴晴风雹霜雪,以保屋宇永固。

我国许多古建筑的屋脊上还塑有一排奇特走兽,而且是建筑等级越高,其走兽就越多,最多可达11个。如北京天安门城楼的翼角上就雕有九种走兽:龙、凤、狮、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狲,这些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物。据说,只有神仙、圣贤、有德之人才能够拥有它们。

在中国古建筑装饰中,这些小动物一般被称作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而行业内部则形象地称它们为小跑或“走投无路”,这种称谓十分形象、贴切,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在唐宋时,屋脊上通常只有一枚兽头,到了清代,则形成了常见的以“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仙人骑凤”的传说有两个来源:一种传说指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了小舅子的居心,深知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经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便把他(姜子牙的小舅子)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寓意如果再往上(前)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另一种传说是,齐泯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群众十分憎恨他,就连珍禽异兽也对他穷追猛打,将他追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齐泯王)若再往前迈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还有一种传说,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国国君急忙骑上大鸟,最终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齐国国君)放在建筑的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古建筑上的各类“仙人走兽”表达了古人企盼安宁、幸福,企盼得到“仙人走兽”的帮助,以“驱鬼魅”、“镇宅”、“避煞”、“破邪”。如龙饰物可避火灾,调风雨,因为龙能呼风唤雨,而且龙还是富贵和权力的象征;凤饰物则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含富贵、权力之意;狮子是兽中之王,有震百兽、示威武之象征;獬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无论何种“仙人走兽”,都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它既是一种建筑装饰,又是一种民族文化。

古建筑上的各类走兽一般采用什么材料?平民百姓的宅饰以素瓦或陶质者为多;而庙宇、官宅、宫廷则以金黄琉璃瓦居多,而且造型苍劲、华丽。目前,我国最大的“大吻”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它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期宫殿“正吻”的典型作品。“避邪物”历经千年演变,各朝代在使用上并无定则,直到清代开始才形成了定制——规定翼角处“仙人骑凤”之后的“走兽”皆用单数,数量最多可达11个,如最高等级的殿宇——故宫太和殿屋脊兽的数目就是11个。而地方建筑物上的“避邪物”则各有差别,多不遵守官制,走兽造型生动活泼、曲线优美、精致秀丽、朴拙浑厚、神态各异,但无论怎样都必定少不了龙。

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为骑凤仙人、鸱吻、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附:故宫太和殿走兽的寓意

1、鸱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2、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4、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5、海马,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6、狻猊(音酸泥),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7、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8、獬豸,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9、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10、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关于屋檐走兽小编已经科普完了

那么

问题来了

磁县鼓楼的屋檐走兽有几只

分别是什么

编 辑|郭 利

审 核|赵保财

终 审|秦 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KCVaG4BMH2_cNUge_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