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成立时共七府一直隶州,治所分别为哪里?

2019-11-10     沧海桑田史海沉钩

元朝时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经过明清发展并形成了我国现有行政制度。现在,我国有23个省,陕西、四川、云南、江西、福建、甘肃等设省于元,山东、河南、山西、广东、贵州、浙江等设省于明,而清朝初期设立了四个省,均为一省“其制过大”而析为两省,其中湖广行省大致以洞庭湖为界范围湖南、湖北两省,江南省(明朝南直隶)东西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

江苏历史悠久,自古人杰地灵,为“鱼米之乡”,历代均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最为繁荣的省份之一,但设省较晚。江苏之省域历史上分属数个地理、文化单元,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才同属直隶(朱棣迁都北京后改称南直隶),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省以省内江宁、苏州两府首字命名。

江苏省设省之初,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苏州为江苏省省会,共辖苏州府、江宁府、镇江府、常州府、松江府、扬州府、淮安府及徐州直隶州,其下有6散州、46县,其中府治位于长江以南的有五个府,仅扬州府、淮安府、徐州直隶州处于长江以北。

苏州府为元末(1367年)朱元璋改平江路所设,洪武元年(1368年)属直隶,朱棣迁都北京后属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年),苏州府属由明南直隶改设而来的江南省,康熙六年改属江苏省,为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驻地,是江苏省会。此时,苏州府以吴县、长洲县为附郭,辖吴县、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嘉定及太仓州(领本辖及崇明1县),共领1散州7县。吴县、长洲县为同城县,清雍正时长洲又析置元和县,苏州府以三县为附郭,全国少有。民国初苏州府废,长洲、元和两县省入吴县,现在苏州为江苏省地级市,吴县已经撤销。

江宁府明朝时为应天府,清初改为江宁府,为江南省省会。江苏省成立后,江宁府仍为两江总督驻地,此时其以江宁、上元两县为倚郭,辖江宁、上元、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溧阳等八县。江宁、上元两县同城,民国初上元县省入江宁,现在南京为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由市辖区江宁区。

镇江府最早出现于北宋,江苏设省时其府治丹徒县,辖丹徒、丹阳、金坛共三县。现在,镇江市为江苏省地级市,有市辖区丹徒区。常州府府治武进县,辖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等五县,雍正二年武进县析置阳湖县,无锡县析置金匮县,宜兴县析置荆溪县,此时常州府辖八县,故常州又有“八邑名都”之称。现在,常州市为江苏省地级市,有市辖区武进区。

松江府设于元,江苏设省时以华亭、娄县为倚郭,辖华亭、娄县、上海、青浦等四县。华亭、娄县为同城县,民国初娄县并入华亭县,不久改称松江县,建国初曾于松江县设松江专区,先后属苏南行署区、江苏省。1958年松江专区撤销后,松江县改属上海市,现在上海市有市辖区松江区。

明朝及清初,扬州府、淮安府辖地广大。江苏设省时,扬州府府治江都县,辖江都、仪真、兴化、宝应、泰兴及高邮州、泰州(领本辖及泰兴1县)、通州,共3散州6县。清雍正时,江都县析置甘泉县,两县并为倚郭,民国初甘泉县省入江都县。现在,扬州为江苏省地级市,有市辖区江都区。

淮安府以山阳县为倚郭,辖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等五县及海州(领本辖及沭阳、赣榆两县)、邳州(领本辖及宿迁、睢宁两县)两散州,共2州9县。民国初,山阳县改称淮安县,现在淮安为江苏省地级市,有市辖区淮安区。

明朝时,徐州曾隶属于凤阳府,后升为直隶州。清初江苏设省时,徐州仍为直隶州,领本辖及丰、沛、萧、砀四县。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徐州直隶州升为徐州府,置倚郭铜山县,同时邳州及宿迁、睢宁来属,徐州府领丰、沛、萧、砀、铜山、宿迁、睢宁等七县及邳州。现在,徐州为江苏省地级市,有市辖区铜山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IUjWG4BMH2_cNUgsY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