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50岁,最怕骨质疏松!学会这样补钙,让你一身轻松!

2019-07-27   珠海市场监管

骨质疏松被称为“隐形杀手”,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属于一种隐匿性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发病率高,病程长,常伴有骨折等并发症,甚至因此致残致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正常人35岁后开始骨质减少,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等到了50岁、60岁之后,发现自己变矮了、驼背了,经常腰背痛、腿脚痛、腿抽筋……一查才知道自己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那么,面对钙的流失,我们该怎么办?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征兆呢?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高龄人群、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营养不均衡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健康骨骼和骨质疏松骨骼的对比

骨质疏松的四大危害

危害一:疼痛

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和腿脚抽筋,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症状时轻时重,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

危害二:骨骼变形

脊柱变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缩短、驼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由于脊柱形状改变,压迫组织,影响内脏功能),还可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改变等。

危害三: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是老年患者病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甚至日常活动也可导致骨折,比如轻轻一摔就可能髋部骨折

危害四:诱发或加重骨性关节炎

虽然骨质疏松症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截然不同,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在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

预防骨质疏松,这样补钙更有效

1、合理膳食,必要时选择专业的钙剂,补足钙

首先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等。但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仅靠食物中的钙并不能保证满足日常所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钙摄入量为366.1毫克,不到推荐量的一半。如果中老年朋友出现了缺钙或骨质疏松的症状,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专业的钙剂补充,每天额外补充600毫克左右钙。

2、适当补充微量元素,留住钙

钙是以骨胶原为粘合剂而在骨上沉积,要留住钙还是要依靠骨胶原。而骨胶原的形成和微量元素有关系,微量元素可以刺激骨胶原的形成。最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锌、镁、铜、锰,这四种元素在体内能促进骨胶原的形成

3、多参加户外活动,促进钙吸收

运动可以强健筋骨, 改善骨路的血液循环。在阳光下活动,可大大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使骨密度增大。

来源:养生堂

编辑: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