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致良知四合院 ,作者致良知四合院
致良知四合院
以致良知为切入点,以中华文化为源泉,以四部曲为精髓,以心灵建设为宗旨,以企业家为主体,以家庭建设为平台的公益文化促进机构。
在女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另一半。
因为有父亲,所以能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有另一半,所以拥有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一段关系。对于生命中这两位重要的人,你是否读懂?
家书一
“我终于读懂了父亲”
袁慧秋
从小到大,以及成家将近10年,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感受到过来自父亲的爱。在童年的记忆里,想到的都是父亲那恶狠狠的眼神,和父亲几乎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短暂的交集。我没想到,那个时候其实就种下了对父亲的恨的种子,这颗种子又在发芽、开花。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没有学习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过错。提起父亲,心中毫无波澜,只剩麻木,我自认为从未体验过来自父亲的宠爱!
父亲不识字,小时候过年时,他都会让我去给家族里所有长辈拜年;逢年过节,他也会让我去接姑姑们。大队卖公粮,他会让我帮他念发票上的大写数字,他还会逼我用毛笔写对联,不会、不写,他就会恶狠狠地瞪着我,并且“威胁”我要贴红纸在门上,告诉别人我们家没有识字的人!
如此种种,对于上小学的我来说,简直就像噩梦一样!童年的记忆,我只留下了这些,所以对于父亲,我满是怨恨。
我从未想过父亲的好,直到那天来临。
一天,我在读《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中净心功夫那段时,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我好像突然读懂了父亲,读懂了他内心深处对我不一样的期待和爱!
我虽是女孩儿,但也是家中老大,父亲希望我成人成才,并用他的认知领域中对的方式教育着我!而我却不明白、心生怨念。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第一次读懂父亲。那一瞬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真是痛彻心扉!
原来,父亲一直都是爱我的,只是我心中早已种下怨恨的种子,那带着偏见的眼光哪里还能读懂父亲,更感受不到父亲背后那份深沉的爱,我也在瞬间明白了父亲想让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没有父亲给予我这样的童年,也许这一生我都没有机会学习中华文化的殿堂,和先生及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幸福一家人!”
总感觉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向前,原来这股力量来源于父亲,是父亲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童年,也是父亲助力我走进中华文化的殿堂!
感恩“明心净心”的方法,让我读懂了远在天边的父亲对我的期盼!
从那天起,我那颗“偏见的心”开始变得无比的柔软,我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定活成父亲的骄傲、孩子们的榜样!要成为家族中第一个“醒来”的人! 让自己的生命燃烧起来,去唤醒更多的生命!
我就是撒在天地间的那颗小小的种子,如果更多的种子链接起来,这份力量足以温暖整个世界!对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亲爱的爸爸您放心吧,女儿一定会活出那份大我,必定成为您的骄傲!
家书二
“与君‘同频共振’”
邓程容(左边)与丈夫
上周二下班回家途中,我一直在约车准备去学习,回到家刚好碰见老公正在吃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出:“和我一起去学习好不好?如果去我们马上就走,车子就在楼下等着。”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先生放下碗筷,二话没说就和我一道出门了。“以前,他可是很反对我学习呀。”我心里有点嘀咕。
三个多小时的学习,先生专心致志,没说一句怨言也没发一点脾气。那天学习内容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点击观看直播回放)。老师深邃而有力的讲解,让作为学习者的我们收获满满。
分组讨论时,一向胆小、在我面前连一句话都说不利索的先生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文化不高,只上了小学,因此很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懒散,对家庭对孩子没有担当,更没有目标、毫无追求。工作之外,除了抱着手机就是抱着电视,所以时常招致老婆抱怨,拿我跟别人比较,说我不如别人。
看看孩子现在的问题:好吃懒做,不懂感恩,无节制地问父母要这要那,不思进取。今天参加学习我才知道,是我自己没有做好,我没有当好一个父亲,是我害了孩子,从今往后我要好好学习,担起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该担的担子”。
先生的分享,令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因为虽然对他有诸多不满,但我以为自己善于伪装和潜藏,并没有在他面前说过什么过火的话,但他却能清楚地感受到我的那些计较、不满和怨念。
对孩子、对家庭,他有如此深刻的反省,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第一次走进中华文化的课堂,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我真的很佩服,也感到很知足。
姐妹们,如果你们想收获同频共振的夫妻关系,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就带上先生一起共学共进吧!在中华文化的殿堂,夫妻关系、孩子教育,都能找到答案。
来源:致良知四合院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