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些小小的改变,让咱们村变成“世外桃源”

2019-11-29     农视网

“习惯”是很可怕的。一个人如果常年生活在阴暗、潮湿、脏乱的环境里,就会习惯地以为,自己要这样过一辈子——但事实上,他完全可以享受更幸福的生活。

获得幸福,从改变自己的家开始。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让你住进“世外桃源”,何乐而不为呢?

打破“习惯”

住进“世外桃源”

如果你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的托万克吾库萨克村,你会看到,平坦的柏油路旁是粉刷一新的房屋,枣树林与房屋隔路相望,成熟的枣子挂满枝头。

过去,这个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村饮水基本靠“天”,农民饮水、牲畜饮水、洗衣等都在村里的涝坝里,再加上人畜混居,农民患病率极高。

针对这些问题,喀什地区落实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科学规划庭院布局,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当地引导农民学习“前庭、中园、后圈”模式,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充分整合利用房前屋后、院内院外闲置土地,变废为宝,把庭院装扮成桃红柳绿、瓜果飘香的幸福家园。

原先杂乱的土墙被清理了,统一种上了无花果。废弃土地经过清理整治变为耕地,发挥了经济效益。

现在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干净、整洁的庭院映入眼帘,淡蓝色的墙,白色的雕花木柱颇有民族特色,中间几株植物为小院带来勃勃生机。穿过庭院,有一道门,打开后豁然开朗。牛棚、爬满葡萄藤的长廊,还有一片无花果地,沿着长廊向远处看,仿佛每户都有一个门通向这片“世外桃源”。


“以前村里穷,小伙儿都不好找对象,现在不一样了,村里越来越美了,人也越来越富了,村里喜事儿连连……”辛店村村民冯贵美,提起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好环境”与“好生活”相辅相成,辛店村的变化,源自村容村貌的改变。

这个经费有限的小村,在改造村里的公共空间时,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花小钱办大事

小山村有高颜值

辛店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茶店镇,原先是一个经济薄弱、环境破旧的山村,村里除了一条主道是水泥路,其他全是土路。

今年夏季开始,辛店村全民动手,清洁家园。

村里资金有限,村民便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把拆除残垣断壁清理出来的旧砖头、旧瓦片、废电线杆、旧石头、青石板等进行了再利用。旧木料扎成了篱笆,旧石板铺成了道路,用麦秸泥修复了土坯墙,旧瓦片整理上了墙头……

在村子的中心,原本有一个废旧坑塘,多年无人管理,成了垃圾堆。这次,全体村民对坑塘内的垃圾、杂草进行了清理,用新土进行了填埋、平整,把坑塘改造成了小菜园。菜园周围设置了木栅栏,进行了植树绿化。焕发生机的小菜园,变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最后,全村仅投资20.5万元,就铺设了33条大街小巷,修建了800米沿街墙体,还打造了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了小游园、小菜园、果园、停车场等,并创建50余户“五美庭院”。

现在的辛店村,路平、街净、灯明、树绿、花香,鹅卵石、石板、石头、废砖头铺就的小路曲径通幽,别有一番风情。

大家用自己的双手,让村子变了样。村民们活得更舒心,精气神都提升了。


好环境需要每个人的维护。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齐溪镇龙门村,开设了“垃圾兑换超市”,村民可以用垃圾兑换礼品,文明风尚在无形中得到滋养。

垃圾兑换礼品

村里的“超市”不一般

开化县位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钱江源国家公园的脚下。钱江源有条龙门溪,溪畔便是龙门村。走在龙门村,一间间民宿里透出饭香,老板娘热情地吆喝着;村民骑着电瓶车,载着瓜果蔬菜等食材在山道上奔走……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显得热闹非凡。

由于地处深山,龙门村原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320户家庭有400多人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近年来,当地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并推出全域景区化的建设举措,让绿水青山成为村民们的“金山银山”。

搞生态旅游,先要“练内功”。前几年,龙门村便开展了垃圾分类、农趣庭院等建设。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两个垃圾桶,分为有机和无机,可回收的垃圾,会运到村里的阳光堆肥房,变成肥料,一些可以兑换的垃圾还能在垃圾兑换超市里兑换成各种用品。

村里变美了,路变宽了,水变清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龙门村的50多家农家乐,通过开展蔬菜、农副产品配送等途径,实现带动农户近200户。2018年龙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2.18万元,村集体收入103万元。

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衡阳日报、安阳日报

编辑\\\\ 薛熊猫

责编\\\\ 康轩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CAquW4BMH2_cNUglU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