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之语讲故事:都是他乡话和口头语惹的祸!

2020-04-26     陇之语


陇之语讲故事:都是他乡话和口头语惹的祸!

(那个年代)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地方上调来了一位姓张的干部,担任连队的指导员。
为了树立威信,免不了要新官上任三把火。
张指导员上任的第一天,就召开了全连大会,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讲话。
张指导员说:“过去,我在地方工作,对兵团的情况不熟悉。现在我调到兵团来工作了,来担任连队指导员了。尽管我对兵团的情况不熟悉,但我知道只要是工作,哪里都差不多,就是要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职工之间要团结,要搞好工作,不能倚强凌弱,仗势欺人。在坐的战士和老职工们,要是知道那个人一贯欺负人,可以告诉我,我收拾他……”
张指导员刚说到这里,会场中就站起一位老职工来,对张指导员说道:“张指导员,老鹞子一天到晚‘介尼玛玩、介尼玛玩’地骂人,坏得很!”
老职工嘴里说的老鹞子是从天津来的一位知青,大名叫冯全国,外号叫“老鹞子”,为人比较飘。
老鹞子的口头语就是“介尼玛玩”,只要一说话,总是会带上这个口头语。
张指导员听了老职工的话,就大声命令提前安排好的民兵,让把老鹞子带到主席台前来。
几个民兵闻令,走到会场中知青排坐的地方,从知青群里把老鹞子拉了起来,拧着胳膊、按着头,带到了主席台前。
张指导员大声问道:“你就是老鹞子?!我看你就是个雀娃子嘛!还老鹞子哩!我问你,你是不是经常骂人家老职工?”
老鹞子努力地抬起头,看着张指导员说道:“张指导员,介尼玛玩……”
“呔!”没等老鹞子说句完整的话,张指导员就躁了,大声骂道:“你直接就是个流氓!你借谁的妈玩呢?!这个哈怂!坏得很,来人,把老鹞子给我捆起来!”
张指导员是地方上来的人,第一次接触天津支边青年,不知道“介尼玛玩”是人家的口头语,大体是“这个东西”的意思,还以为老鹞子要借人家别人的妈玩呢,所以就暴跳如雷。
几个民兵见指导员发怒了,不由分说,把麻绳往老鹞子肩头上一搭,三下五下地就把老鹞子给捆得哭爹叫娘起来。
老鹞子哭着叫着解释道:“张指导员,介尼玛玩不是要借你妈玩,是……”
张指导员闻言更怒,这他娘的,不是当众羞辱我嘛!我刚来第一天,如果不给你个厉害,以后还怎么管你们这帮小青年呢?!
张指导员暴怒中,就让几个民兵打老鹞子。
几个民兵就打老鹞子。
这时候,连长和其他干部就给张指导员解释,说‘介尼玛玩’是天津人的口头语,并无恶意。
张指导员闹明白这个情况后,赶紧喊停,让那几个人给老鹞子松绑。
几个民兵就不再打老鹞子,给老鹞子解开了身上的绳子。
这个事情要到此结束,也不过是因他乡话和口头语闹了场误会而已;谁知哪个老鹞子想不通,当天晚上的时候,竟然喝老鼠药死了。
就因为这个事,张指导员被逮捕了,最后以过失杀人罪判了有期徒刑三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y2B2XEBiuFnsJQVfS_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