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霸主败走中国,曾占据国内市场20%的份额,如今跌至1%。不过,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它依然是华为的最大竞争对手,以2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它就是韩国企业巨头——三星。
近日,有报道称,继关闭天津工厂后,三星将在9月份关闭在华的最后一家工厂,即惠州工厂。目前,三星正在做最后的清理工作,而且,早在6月份的时候就为员工找下家了,这一举动跟伟创力、富士康这些代工厂相比,算是比较人性化的。
跟其他撤离中国的企业不同,他们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空间,而三星是因为自己在中国撑不下去了。要知道,在几年前,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卖得相当火爆,曾一度坐上了销量第一的宝座。
但是,近几年,随着国产手机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华为、小米、OPPO、VIVO这四大金刚,几乎占据了国内最主要的市场份额,是因为国产手机功能强大,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性价比高。
相比之下,三星手机走的是高端路线,性价比不高,还被爆出多起安全事故。当它宣布召回有安全隐患的手机时,唯独没有中国,这种区别对待引起消费者强烈不满。随后,三星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口碑直线下降,与之伴随的是,销量大幅缩减,市场份额至今也只剩下0.7%。面对今天这个局面,也只能说它“自食其果”,不尊重中国消费者的下场,就会失去中国市场。
此外,三星在美国市场第一的宝座也被苹果夺去。尽管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同样被挤压,但是它做出的决定跟三星截然相反。近日苹果宣布将在美唯一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一方面是因为库克认为只有中国的技术才能让苹果手机更完美,另一方面还是舍不得放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而三星不仅失去了中国市场,还迎来多面夹击。一个是原本使用三星4G设备的英国运营商Three,在5G商用布局上弃用三星,选择了华为的5G设备。另一个最致命的打击是遭到日本“断供”。
近日,日本突然宣布对韩国断供三种关键的半导体材料,这一举动,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面对自家引以为傲的企业被断供,韩国人民当然很气愤,纷纷效仿中国的消费者,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愿参与到抵制日货的行动。
目前,韩国和日本依然在为这些关键原材料“断供”对峙,面对被日本“卡脖子”的局面,三星只有寻求日本以外的供应商来维持基本的保障。
其中,中国无疑成了三星最想求助的对象。据了解,山东滨化集团已经接到了三星化学原料方面的订单,但是由于这些原料供给有限且不稳定,只能稍解“燃眉之急”。未来,还得依靠韩国技术的自我提升,才能不受制于人。
所以,不管是任何国家或者行业领,唯有掌握了关键的核心技术,才不会被人“卡脖子”。同时对消费者和市场要有敬畏之心,只有在尊重市场,服务好消费者的前提下,企业才能谋得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