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提高像素本身就是骗人的,像素高低和相机或者手机拍照关系有但不大。像素决定是照片能放多大,而不是效果有多好。比如5寸的手机屏,100万像素就足够了,1200万像素、3000万像素和100万像素在手机屏上是看不出来区别的。不相信?拿出手机看看微信,微信发送照片默认是80万像素左右,你能看出别人用微信发给你的照片不清吗?但你真把照片发出去冲洗照片时就会发现不清了。手机屏幕质量非常好,可以达到5倍照片画质,在5寸手机上显示很好的照片实际冲印超过3寸照片就会质量下降严重。1200万像素的照片可以放大到36寸,如果手机屏幕可以做到150寸的话,1200万像素的照片仍是很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厂商还要开发3000万像素以上手机,估计过几年就要开发上亿像素的手机了。这只是因为像素提高并没有什么工业成本,只要有技术,生产成本是一样的,卖手机时3000万像素的手机可以比1200万像素的贵很多,这就是净赚了。像素是指的CMOS感光元件,这东西的原料是沙土,哪国也不缺这玩意,只要技术提高能加工的更小可以无限提升。
但画质就不行了,画质是由镜头决定的,镜头的物理成本其实也不高,也是沙土做的玻璃,节约成本还可以用塑料。镜头质量提升对技术要求太高,至今能生产高质量镜头的国家也不多,而且镜头要提高质量首先要做大体积和重量,这个在手机上是不现实的,总不能在手机上配个3寸大的镜头半斤重吧,这样的手机不会有人买的。手机向小而轻的方向发展,注定了不能在镜头上下太多功夫,只能用软件补偿。所以手机一直在向智能化发展,将手机镜头的功能充分发挥,而不是提高,画质不能再提高,可以搞美颜,说照出来比相机的美就行了。相机的任务是真实再现,手机的任务就是美。大部分人对画质要求并不高,所以相机销量现在直线下降。
所以以后再买手机就不用再问是多少像素的了,以后你也买不到低像素的手机了,如果拍照质量不好,并不是因为像素不够,而是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在镜头方面节约了材料。象老年机上的摄像头都是一块最便宜的塑料片,给装了3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照的不好就说是像素低,建议买高像素的手机,其实这样的镜头配上1200万像素的CMOS也没用一样不清楚。而高清的摄像头配30万像素的CMOS拍照如果只是在微信时传一下看看,绝对和1200万像素的手机没什么区别。手机画质达到顶峰的是诺基亚N95只有200万像素,以前没有更好的,以后也不会再有,N95同时代还有很多型号画质也是超高,都完了,以后也不会再出了,诺基亚的倒闭证明了提升画质提高质量都是没有意义的事。
提高手机像素还有一个更大好处,就是浪费内存,浪费流量,这对用户是不好的,对厂商和运营商就是好的。1200万像素的照片一张要5M,存1000张5G的内存就没了,可以迅速把手机装满,促进升级手机,传原图浪费流量运营商也很高兴。微信默认把照片传输降为80万像素其实是为了大家节约时间、流量、内存。所以如果没打算洗照片时,平时就可以把像素调低到200万像素就是1600*1200这个级别,文件小传输的也快,不占内存,就算是想洗照片洗个8寸的也够用了。1200万像素的照片理论上能放36寸,你真拿手机拍的洗成36寸,大部分人还是会撕掉算了。
手机的拍照的广告从15年前就是能拍照的手机,能照像,不是能洗照片,不过现在手机拍照质量确实提高很多,拍的好的确实能和相机不相上下,使用比相机简单的多,这要归功于这些年智能化的发展,和手机照相技术发展没什么关系,智能化发展就是充分发挥了手机摄像头的功能,引入了软件的后期制作,而不是提高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