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短短40年间,发表450多篇SCI文章,内容含金量到底如何

2020-02-16     小智笔记

近些天,高福院士可谓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网民集体对他进行声讨。原因就在于高福院士在新冠肺炎前期所领导的赴武汉第1批专家组对病毒的错误判断,间接导致了疫情的蔓延。

那么高福院士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竟然在如此重要的关键节点判断失误。

我们先看一下高福的个人简历。

高福简介

性别:男

出生日期和地点:1961年11月,山西省应县

母校:山西农业大学(本科)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会员,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非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高福院士的个人简历来看,除本科为普通院校以外,其余求学经历,皆为名校。但在这些学校有没有真正的学到本专业的过硬本领,不得而知。

高福院士在病毒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均发表在《科学》、《自然》、《柳叶刀》、《细胞》等世界级顶级学术期刊上。据不完全统计,高福院士现已发表SCI论文450多篇。

SCI论文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SCI,中文全名为科学引文索引,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也是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重要工具,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所以能被SCI收录的论文,理论上来说都有一定的含金量和相当高的难度。

高福院士出生于1961年,从一般人的求学轨迹来看,18岁进入大学,即1979年。即使从大二开始,高福院士就已具备了发表SCI论文的水平,即1980年。距今40年的时间,累计发出450多篇的SCI论文,也实属高产。平均一年需要发出10多篇。平心而论,这样高产的数量,对于一个真正专心科研、对科研成果要求严格的人士,不太可能。

一味追求数量,质量上就有待商榷。

对比钟南山院士,出生于1936年,年长高福院士25岁,发表SCI论文也不过200多篇,平均一年不过4篇。

钟南山院士素来以专业准确的判断力著称,2003年,准确判断SRAS为一种传染性病毒。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后,以84岁的高龄深入武汉一线,向群众传达新冠肺炎人传人的事实判定。

反观高福院士,领导第一批专家组进驻武汉,但给人民却传递了极为错误的信息,使得肺炎有更多的时候在人群中传播,这样的结果令全体网民深感愤怒。

真正有没有真学问,在实践与危机之中才见分晓。

高福院士的450多篇SCI论文究竟含金量如何也确实让人怀疑,是否是挂名发表、抑或学术造假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群众明白的是,他医学上的学术判断给我们带来了灾祸而非希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pqZWXABjYh_GJGVY8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