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号,台湾作家琼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千字长文宣布要和读者“小别”——
她说:“时光匆匆,我八十二岁了。视力精力都大不如前……亲爱的朋友们,我真的累了!我好想海阔天空的去云游四海。随心所欲的写我的小品,即使写不出来,我的人生,也够丰富了! ”
心里有一股淡淡的说不出来的滋味……
我16岁之后,不再看琼瑶的小说,同时,也要承认,我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是在她小说陪伴之下度过的。
她是我爱情的启蒙,是我孤独、单调岁月里的一抹亮色。
记得小学时的暑假,帮着做乡村教师的母亲去看学校(以防村民去学校里偷东西),我每天带着水壶,和一部《几度夕阳红》,一到学校,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小说。我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看到动人的句子会不自禁的大声读出来,看到悲伤的地方,又趴在桌上放声大哭……
现在想来,我当时大概也就八、九岁吧,学校很偏僻,我一个人值守,还真是挺危险呢,但因为有小说,我完全不知害怕。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位要好的女同学叫“江波”,很漂亮,明眸皓齿,一头如云长发,喜欢她的男生很多,三天两头收到情书。其中有位男生,估计也是琼瑶的读者,文笔和她相似,大段大段诗词,还在信里夹好看的树叶,树叶上也写着诗词……这哥们情书写得勤,一写就是几十页,没多久就是一大摞,江波为此发愁(不能让父母看见),我给她出了个主意,将这些信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埋在家门口的树荫下……
我和她一起埋信的情景,被邻居小姐姐看见,很多年之后,我们偶然碰见,她和我说:“你还记得和江波埋信的事吗,我当时在窗后悄悄看你们,觉得太美好了……”
还记得那个晚自习,我趴在课桌上,手上装模作样拿着课本,腿上却放着一本《梦的衣裳》——都市、别墅、时装、音乐、美食,还有那热烈而甜蜜的爱情,那是一个离我那么遥远,让我觉得新奇又向往的世界啊!我看得忘我,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停在我座位前,看着正在偷看小说的我,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同桌偷偷地、一再地推我,我才抬起头来,沉浸在小说世界里的我,竟然对着面有愠色的老师,嫣然一笑……我的表现,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
那些年里,我看过我能找到的所有琼瑶小说——并不难找,虽然我当时生活在苏北小乡镇里。由此可以看出琼瑶小说在内地的流传之广。
琼瑶的为人为文,都颇有争议。
为人,是她有做小三的经历。也有人诟病她三观不正。但她的爱情故事却让我很早就懂得:婚姻从不是爱情的“保险箱”,人的感情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和品质与道德无关。不论是自己或他人遇到这种变化,都应该理性面对、平和以待,不怨怼,不执念。
另外,我觉得她和平鑫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堪称最佳拍档。平鑫涛生命的最后两年, 她和平的子女,为给不给已失智的平鑫涛插胃管闹翻,琼瑶坚持尊重平的遗嘱——“一旦病危,不得插管” ,想让他出院回家,在自己的陪伴下度过最后的时光,但平鑫涛和前妻的子女们不同意,善意的想,他们是出于对父亲的爱,小人之心的想,他们更多的是想替母亲出出一口恶气吧?想让琼瑶在公众面前打脸:你不是口口声声说爱吗?怎么当你爱的人失智了,认不出你来了,你就想放弃了?当然,这里面也许还有利益纷争。
新闻一出来,就有人指责琼瑶心狠、虚伪、自私,我倒认为,她若果真如此,大可以把老公扔在医院,再找俩看护,自己过好日子去,也不至于将自己置于是非当中。她为什么没这样做?是因为她和平鑫涛相知甚深,知道他绝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活着。
最后,琼瑶不得已,将平鑫涛交于他的子女们监护,看着自己的爱人,体面一生,最后躺在安养院里,插着管子,用着尿不湿,我完全能够体会琼瑶的心痛和无奈。
我不认为琼瑶做过小三,她就是个坏女人,她的小说,就是三观不正的小说。
为文,是普遍都认为琼瑶的通俗小说难登文学的大雅之堂,以至很多人耻于承认自己曾是她的读者。我不懂什么是文学,在我看来,所有能让人感动、共鸣、沉迷、内心得到抚慰的文字,都是有价值的!
所以,在不读琼瑶的今天,我的心目中,永远存有她的位置。
一位写到八十岁的作家,是有多爱写啊,但,也不得不和读者告别了。
我很欣慰,在她的告别信里,没有伤感,只有释然和从容。
她用了一首诗作为告别信的结尾——
花间一壶酒
独坐无相亲
书中自有人
伴我一身轻
笑看人间事
笑对满天星
知我无牵挂
从容且徐行
真好!
琼瑶,对你用文字所曾给予我的一切,由衷地说声谢谢,愿你余生多珍重!
作者简介:卡玛,专栏作家,婚姻家庭咨询师。咨询范围:婚恋情感、两性关系,案例经验累计10000小时。出版有《和你一起慢慢变好》、《两个人的修行——给婚姻的50个提醒》、《心理咨询师手记》等作品。微信公众号:亲爱的卡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