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们在缓解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表示,2019年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全球贫困的能力。在短短的二十年中,他们基于实验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如今这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据报道,三人将平均分配900万瑞典克朗,约合646万人民币的奖金。
阿比吉特•巴纳吉,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迈克尔·克莱默是哈佛大学经济系发展中学会的教授。埃丝特·迪弗洛是过去十年间论文被全世界引用最多的女性经济学家,她是众多重要经济著作的合著者。埃丝特·迪弗洛和阿比吉特·巴纳吉还曾合著过一本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近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8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共同获奖,以表彰二人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2017年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奖。泰勒把心理学的现实假设融入经济学的决定分析。他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后果,并展示出这些人类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人决定,以致影响市场效果。
2016年
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本格特·霍斯特罗姆因对契约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经济学家对最优契约安排的分析完善了很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2015年
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迪顿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以此来更准确定义和测量贫困,对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贫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014年
法国“天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梯若尔在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图说诺贝尔经济学奖
转载来源经济之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