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30亿人次大迁徙!带上这份贴心指南回家

2020-01-10   天津出入境

节前高峰来得早,节后返程“双高峰”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0年春运将呈现以下特点:

节前返乡客流: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主要集中在1月15日-1月23日(腊月二十一至二十九)

节后返程客流:呈双高峰态势。两个客流高峰分别是1月26日-2月2日(正月初二至初九)和2月9日-2月13日(正月十六至二十)。

预计春节假期客流量约占春运客流总量的20%,1月25日(正月初一)为波谷,1月30日(正月初六)为波峰。

几大新变化,回家更方便

铁路:乘车更方便,“逆流”优惠多

近千车站开通电子客票业务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铁路已完成绝大多数高铁客专和城际铁路的电子客票实施工作,有957个车站开通了电子客票业务。

如果旅客上车站、下车站均为电子客票试点车站,其购买的动车组列车车票为电子客票。进站时,旅客可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自助闸机“刷脸验证”完成进出站验票。

使用电子客票,需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 对号入座:乘车时,旅客须按购票信息显示的车厢号和座位号就坐。
  • 携带证件:遇到列车工作人员查验车票时,旅客应出示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购买减价优惠车票的旅客,需要随身携带相关优惠证件(如学生证、残疾军人证)以便查验。
  • 如何报销:旅客购买电子客票后需要报销的,可在开车前或乘车日期之日起30日内,凭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售票窗口(含自动售取票机)打印电子客票报销凭证。
  • 如何退改签:旅客购买电子客票后需要退改签的,先要确认好报销凭证是否已经打印。未打印的在线上线下各个渠道均可办理退改签,已经打印的需要到窗口办理。

“反向春运”乘车有优惠!

近几年,“反向春运”的热度持续提升,更多的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数据显示,接父母来奋斗的城市过年的,两年来保持了平均30%的增幅。

2020年春运,铁路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价格优惠政策,扩大了票价优惠实施范围和幅度:在历年回空方向临客票价实行折扣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采取扩大临客折扣方向增加折扣临客范围和数量提高折扣临客的优惠幅度等措施,为反向春运客流提供优惠,让利旅客。

民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首个春运

据了解,2020年民航春运的日均保障航班量将超过17000架次。国内热点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热线城市和西南、东北、海南等地区,国际出行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

大兴机场资料图

2019年9月正式投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即将迎来首个春运的考验。不少航空公司在春运期间增加了大兴机场起降的航班。

2020年1月13日起,东航新增合肥至北京大兴航班

2020年1月12日至2月18日春运期间,南航将首次开通由贵阳至北京大兴航班


今年回家,不妨顺便去大兴机场“打个卡”!

出行信息早知道

公路运输是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最高的出行方式,今年春运期间,一些大数据预测分析也为旅客们提前了解高速公路拥堵趋势提供了方便。

何时最堵?


由于正月初七正式上班,大量人员集中在初五、初六返回工作地,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高速出行高峰将出现在1月30日(正月初六)。

根据交通大数据监测研判:预计1月18日(腊月二十四)为高速驾车返乡出行高峰,一线城市人口迁出流动明显,同时部分人群流向大城市,反向春运客流增加。


春节期间1月25日(正月初一)为探亲访友的小高峰,出游以古城、庙会的景点最热;假期的1月29日(正月初五)、1月30日(正月初六)出现高速驾车回程出行高峰;节后的2月2日(正月初九)和2月9日(正月十六),高速也将会出现一波返程小高峰。


沪昆高速昌金段  江豫 摄

哪里最堵?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速拥堵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四川西部、湖南南部以及北京、恩施、伊犁等区域。

来源:央视新闻


热门服务区集中在哪?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流量数据,预计高速热门服务区集中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为城市群内部车辆往来频繁的两大经济区。


其中大部分服务区距离城市中心区均超过1小时车程,建议自驾车用户在驾车过程中避免疲劳驾驶,注意行车安全。


资料图:1月5日晚,北京2020年第一场雪如期“到货”,全市普降中到大雪。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春运期间天气怎么样?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春运期间北方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南方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偏差。


中央气象台将重点分析天气对春运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关注对公路、铁路、民航、电力、旅游等重点行业,琼州海峡等重要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等重点地区的影响。


为应对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多部门协调联动,从加大运力供给、提升旅客服务品质、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为春运保驾护航。


请带上这份《出行指南》回家!




转载来源新闻晨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