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你的离开会对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2019-07-22   浅水小蟹2019

最近,朋友很忙,她的婆婆去世了,一下子没有人帮她带孩子,生活过得一团遭,身心疲惫的她,终于体会到婆婆的重要性。

以前婆婆在的时候,她总是生气于婆婆买小摊上的零食给孩子吃,既不卫生又无营养,更让她气愤的是,婆婆给孩子做的饭会放盐,还振振有词地说孩子吃盐生力气。

哭笑不得的朋友,只好将育儿专家不建议孩子一岁之前吃盐的事实与婆婆沟通,但不接受育儿新知识,一味靠经验养孩子的婆婆还是背着她,偷偷给孩子吃盐。

无可奈何的朋友希望老公能劝一劝固执的婆婆,老公却嫌朋友矫情,说“我妈把我们兄妹三人都拉扯这么大,不一样好好的,你啥经验也没有,还瞎操心。”

为此,朋友和婆婆在孩子吃盐等各种育儿问题上一直明争暗斗。

却不曾想,婆婆的突然离世,打了朋友个措手不及。

虽然与婆婆在育儿理念上不同,时常有小矛盾,但是因为有婆婆帮忙照看孩子,朋友确实省心不少。

朋友下班回家就有口热饭吃,衣服总是干净整齐的叠放在衣柜里,家务活婆婆基本全包,自己只需专心上班就好。

可婆婆不在后,朋友既要忙着上班,又要洗衣做饭,当样样需要自己亲历亲为时,才知道婆婆的可贵。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视而不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辛苦和不易,直到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01.退居二线的子女

周末,和同事闲逛超市时,我发现有个儿媳妇和公婆一起说说笑笑的逛街,正要和同事感慨难得有相处这么好的婆媳关系。

没曾想到收银台结账时,儿媳妇和孙子怡然自得的走在前面手拉手聊天,独留满头大汗的老俩跟在后面推着一整车的零食结账。

此情此景惊得我一脸懵,这到底谁才是父母?难道不该是儿媳妇照顾年迈的公婆吗?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一同逛街的同事又跟我絮叨她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择校问题。

当初她考察了两家幼儿园,一个离家较近,可以由爷爷奶奶接送,但是教学质量一般。

但另外一个师资力量优质的幼儿园,则离家较远,需要自己开车来回接送。

同事刚把情况跟老公说完,谁知,老公直接来一句,“你想让孩子去好幼儿园可以,接送孩子的事由你全权负责。”

同事一听,你自家的孩子都不上心,我又何必出力不讨好。二话不说果断为孩子选了离家近的幼儿园,每天上下学由爷爷奶奶接送,自己乐得清闲。

儿女们在家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嫁到婆家又觉得孩子是你男方家的孙儿,你们自家的孙儿都不负责上心养育,我更不管,就这样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理直气壮的转嫁给父母。

早已坐享其成惯了的儿女,自然看不见父母的辛苦,又谈何体谅。

02.大包大揽的父母

邻居大爷逢人就说,“我儿子喜欢丁克,结婚到现在都没有要孩子。”

大爷很苦恼的说,“我让他们夫妻俩只管生,孩子由我亲自出钱出力养,他们都不乐意,嫌没有过够二人世界。”

即使大爷一直向儿子强调,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就没办法帮他们带孩子,可小两口就是不为所动……

从这位邻居大爷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习惯大包大揽儿女,甚至孙儿生活的父母的影子。

正因为他们没有适时的退出,造成儿女们成为啃老的巨婴宝宝,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而儿女们也在父母的大包大揽下,没有机会经历育儿的辛苦,何来感同身受父母的艰辛,又哪里会珍惜老人费心费力的付出。

父母与子女彼此错位,本该负起责任的儿女,却退居二线;本该享天伦之乐的父母,却重新背起行囊为子女奔波。

谁不愿意享受生活的美好,之所以角色互换,只因父母对我们那份深不见底的疼爱,但我们却不能理所应当的把父母的情分当做本分。

我不否认,现在成年人的生存压力大,有时不得不放弃对家庭的照顾去努力打拼,但我们不能就此将责任转嫁给父母,要明白自己才是育儿的核心。

我们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忙,但不能过于依赖他们。要勇于承担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育儿责任,放手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因为抛开父母的身份,他们也已经是一位需要被呵护的老人,精力和体力都在逐年下降,再让他们连轴照顾孩子很可能会劳累过度,从而引发身体不适。所以,请多珍惜他们的付出,少埋怨他们的不是。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如《家有女儿》夏雨夏雪爸爸的扮演者——演员高亚麟说的“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了活跃在乐坛近50年的“小哥”费玉清,在双亲离世后,就正式宣布完成巡回演唱会工作后将会永远退出演艺圈,因为“双亲离世,人生动力尽失”,他要重新踏上寻找人生意义的旅途。

也让我深刻理解了父母对我而言的真正意义——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故,人生便只剩归途。

所以,请一定记得看见父母在体力大不如从前的情况下,依然帮助我们照顾孙孩子的辛劳,请一定将父母的年老体弱也规划到自己的日程上,珍惜父母健在的每一天,照顾好父母的晚年生活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不要再空留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