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 国企巡礼特别报道第五篇 | 华东医药:向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进军

2019-07-23   天下杭商

正文共:4152 字 7 图 预计阅读时间:11 分钟

从27年前的国有小厂起步,到拥有40多家子公司,集医药工业、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从主打原料药的老产品到拥有四大治疗领域国内占有率第一的专科产品,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业内“小老弟”,到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医药行业前十强,连续多年位居浙江医药行业第一位……华东医药,这家从杭州起步的中国医药明星企业,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化,抓住一次次重大机遇实现华丽转身,加快向创新型跨国医药企业转型升级。

“长跑冠军”是怎样练成的

翻开华东医药股份公司最新的一季度报表,一季度营业收入逾97亿元,同比增长23.84%;实现净利润超9亿元,同比增长37.63%,又一次实现两位数的双增长。

亮丽的数据,吸引的是不仅是络绎不绝的调研者、投资机构,更是业界对这家中国医药业“常青树”的好奇和探秘。

路遥知马力。对企业经营来说,红火一时易,做百年企业难。最难做到的就是“稳健”两字。

回望华东医药的发展史,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国有老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只是一个年产值千万、年利润只有三百万的小药厂,主打土霉素、庆大霉素和螺旋霉素“老三样”原料药产品。1992年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改组成立,李邦良董事长走马上任,开启了华东医药持续稳健发展壮大的创业创新之路。

2000年1月27日,华东医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登陆资本市场。到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63亿元,净利润达到22.67亿元,上市19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被业界称为“华东现象”。

放眼中国医药界和上市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指标长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实属凤毛麟角。难怪华东医药被中国上市公司研究中心评为“长跑冠军”。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坚持“改革转型、创造创新”,是华东医药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最好注解。

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在华东医药发展过程中,李邦良逐步归纳总结出六句经营理念:“要么唯一,要么第一”,“不求品种最多,但求产品最大”,“不求规格最大,但求效益最好”,“专注专科、特殊用药”,“不一定要做火车头,但一定要乘上第一节车厢”,“不做大鱼塘里的大鱼,要做小鱼塘里的大鱼”。这六句话也成为华东医药快速发展壮大的核心理念。

正是坚持这样的战略定位,造就了华东27年创业的辉煌,打造了像百令、卡博平这类现象级的国内第一大单品。

百令胶囊作为名贵冬虫夏草的人工发酵菌粉,是华东医药第一个国内独家生产的一类中药新药,从当年锁在“深闺”人未识,到成为年销售额25亿元的传奇,见证了“要么唯一,要么第一”的强大爆发力。

27年来华东医药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华东医药在省内同行业中最早引进外资;开发出我省第一个国内独家生产的一类中药新药百令胶囊;拥有国内第一家的抗排斥药环孢素;研发出第一个国产糖尿病药卡博平;上世纪90年代率先在医药企业成立市场部,建立起遍布全国的销售团队;荣获2017年浙江省政府质量奖,成为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医药企业……

华东全力抢占专科特殊用药这块制药高地,坚持在某个治疗领域里形成产品系列化与市场全覆盖。如人体器官移植领域的抗排异药,在环孢素A开发成功后,目前已形成赛斯平等多个免疫抑制剂系列用药,也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免疫抑制剂药物品种最齐全的一家医药企业。又如糖尿病药物,已形成了卡博平等四个糖尿病药系列用药,也是国内独家生产糖尿病药物品种最多的企业。目前,华东医药以百令、赛斯平、卡博平、泮立苏为代表的四大治疗领域的产品,其销售规模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坚持六条经营理念,走“专、特、高”开发路线,在巩固并强化四大专科领域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华东医药努力拓展抗肿瘤、抗重症感染与心血管等新领域产品,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开新空间。

无限风光在险峰

创新永无止境。

2019年1月,在国家级科技领域的最高领奖台上,“泮托拉唑钠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华东医药再次榜上有名。这也是公司继环孢素生产工艺、阿卡波糖原料及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后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泮托拉唑钠是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的理想治疗药物,该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与市场垄断。前不久再传捷报,华东医药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产品获得美国 FDA 暂时批准文号,这也是中国此类产品首家获得进入美国的“通行证”。

无限风光在险峰。创新药代表着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药物成功上市后,专利期内都会带来可观回报,但这一过程风险极高,平均需要投资10亿元、耗时10年以上才能研发出一款创新药,从临床一期试验到最终上市,成功率仅为1/10。医药行业的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特性显露无遗,怎么样探索一条适应中国医药企业自身发展的研发之路?

华东医药的战略是,采取“创新和首仿并重”的科研转型战略,形成自主研发+合作委托开发+外部并购和产品授权引进相结合的新药研发模式。

华东的创新投入在加快。公司研发投入近几年都在持续大幅增长,并确定每年投入比例要达到销售收入的10%以上。2018年,华东医药研发支出总额7.06亿元,同比增长 52.90%。预计2019年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元左右。

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2018年11月,华东医药的阿卡波糖片首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019年1月,环孢素软胶囊国内首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创新药研发不断突破。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迈华替尼开展了II期临床试验,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HD118已经完成健康受试者的I期临床试验。

今年5月29日,治疗2型糖尿病的创新药TTP273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这是华东医药第一个从海外引进的创新产品。

公司在科研开发方面层层推进,将确保今后每年1-2个创新药、5-8个仿制药,1-2个大分子项目、3-5个产品国际注册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杭州走向世界

船到中流浪更急。

世界贸易格局波诡云谲,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及至国内医药行业政策层层推出,挑战与机遇,如影随形。

在国家层面,生物医药产业已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事关人民健康福祉、事关发展新动能培育。 经过了数十年的模仿进口和产业升级,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处于黄金周期的新起点,一批优秀企业崭露头角,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本地层面,杭州去年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杭州医药港建设,到2022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化高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将杭州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城市。

同频共振,合力向上,杭州医药龙头责无旁贷。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内,华东医药建成投用百令生物基地,拥有全省最大的发酵生产车间,其发酵虫草菌粉产能满足了百令产品的持续增长需求。旁边,总投资逾20亿元的华东医药二期项目也拔地而起。作为华东医药扩大阿卡波糖等产能的重要布局,二期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计划于2021年正式投产。三期项目也进入前期准备之中。

围绕产品结构大调整和科研创新转型,华东医药有序推进以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为母体的华东大生产的规划布局工作,建立完善祥符园区、江东园区、九阳园区与博华园区四大生产基地格局。

开放合作,互补共赢,也成为华东医药加快扬帆出海、做强做优的一大举措。

2018年华东医药相继成立了美国波士顿和旧金山硅谷两个海外办事处,正式吹响公司科研国际化的号角。

2018年11月8日,华东医药斥资15.2亿元,一举收购英国专业医美公司辛克莱的全部股份,将华东医药的产业链延伸到潜力巨大的医疗美容领域,也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跨国经营公司。

加快向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转型,华东医药亮剑出鞘,落子布局。

提升软价值,推动第二次重大转型

中国医药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随着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分级诊疗等政策推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仿制药及高值类耗材价格下行大势所趋,企业间的分化趋势也将日益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加剧洗牌已势在必行。

去年11月启动的药品带量集中采购招标试点,更是给国内医药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波。原有的药品价格体系、销售体系遭遇颠覆性变革,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已经来临!

不畏浮云遮望眼。华东人的回答是:提升软价值,做好自己的事情。

所谓软价值,指人的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新的经济范式,而不是依靠消耗资源为主带来的硬价值。

2018年初起,华东医药就启动实施第二次重大转型,通过全面抓改革,提升整体软价值,加快转型成为一家以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

今年也是华东医药第六个三年规划的启动之年。由硬价值企业向软价值企业转型,把企业变“软”,华东人将切实抓好两个重大转型:一是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转型;二是市场营销转型。公司未来整体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以病患为核心,以研发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好三大战略任务:即公司第二次重大转型的战略任务,公司产品结构大调整、大转移、大发展、大建设的战略任务,公司国际化战略任务。

今年6月,经股东大会通过,华东医药董事会完成换届,这家国内知名医药龙头企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继往开来的华东医药,传承“济世、诚正、执着、务实”的核心价值观,担当“服务大众健康”的企业使命,努力实现“两个百亿”的华东梦,加快向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进军。

杭商大学第四期精英董事长班正在招生!

杭州日报主办,宗庆后任校长,为优秀的你链接一个千亿级朋友圈

联系我们——

杭商大学办公中心:

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新闻大厦4楼

联系人:姚老师

联系电话:13516803339

电子邮箱:1126748437@qq.com

邮编:310041

报名途径:拨打电话/直接在”天下杭商“公众号留下您的电话

(了解课程安排等更多杭商大学招生信息,详见原文链接)

作者 | 郭峰

图文编辑 | 郭峰 徐晟哲

杭州日报财经新闻中心诚意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往期链接

杭商大学的专属七月,是创造与收获

马云:杭州数字经济的常态将成为世界常态

杭州大学生上网学技能,居然政府全额买单!

华东医药,闪亮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