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常会见到这样的孩子:
吃饭的时候,比谁都慢,明明一勺子一勺子的吃着,却迟迟不肯下咽,东张西望;
放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尽情地投入爸爸妈妈怀抱,有的孩子慢慢悠悠整理书包,你只能在门口张望;
不禁在想为啥其他孩子就能动作利索,自家娃咋就那么磨蹭?
而面对这群“动作迟缓”的孩子,幼儿园老师会怎么做呢?
前几天看到一个相关新闻,着实令人震惊气愤!
第一惊讶:孩子嗓子迟迟不好,医生称可能嗓子被烫伤
家长小李说:一个月前,女儿说嗓子痛,开始以为是感冒,但治疗大半个月都不好转,医生检查后说可能吃太快,嗓子被烫伤,建议以后吃慢点。
第二惊:幼儿园要求孩子快速吃饭,吃得慢就去厕所吃
家长称:10月3号晚,孩子在车上跟我说嗓子的事,娃说要吃快些,吃的慢就会被老师叫去厕所吃,还说自己也被叫了几次,所以每次娃都会迅速把碗中的饭吃完,即使汤点也会吃完。
第三惊:有时一天三顿都去厕所吃,上中班就有了这种情况
“我孩子9月刚上大班,娃说自己经常被叫到厕所吃饭,有时早中晚三顿饭都会去厕所,娃说厕所味道比较大,吃饭难以下咽,还说这种情况上中班时就有。即便吃得慢也不应去厕所吃,园方对此要有个说法。”
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均有去厕所吃的境遇,大家气氛纷纷讨要说法,要求看监控,但园方称坏了。
最终调查结果,确有此事,园方已经承认,并向家长道歉,承诺后续整改。
目前,该班级老师和园长均已被撤职。
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无法接受,
讲真,如果我女儿将来上幼儿园被人赶到厕所吃,我会气到打人。
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贾宇表示:
幼儿因惧怕老师,可能会不顾饭菜凉热立即吃完,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我们理解幼师的辛苦,一天面对几十个娃,注意力必须要高度集中,一刻也不能放松。
一方面照顾孩子生活,一方面教育孩子基本生活知识。
真的很不容易,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容忍,让孩子去厕所吃饭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气愤归气愤,但反过来想想孩子到底为什么磨蹭?
1、宝宝没有时间观念
科学家表示:
2岁内的宝宝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到3,4岁的时候才会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而真正要知道具体时间要干什么,大部分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但对于20分钟有多长,30分钟内吃完是完全没概念的,他们不知道这个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6岁才会对这些有进一步的认知。
因此,真的不能怪孩子磨蹭,而是我们家长真太着急了,忽略了孩子身心发展客观规律。
2、做事动力不足
很多宝妈反应,如果带孩子出门玩,他很快就收拾好眼下的事情。
一旦做一些跟他兴趣无关的事情,孩子总是磨蹭,气死个人。
其实,放在我们大人身上也是如此。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样都是愉快,积极的。
而做讨厌的事情,别说拖沓了,甚至找借口不干。
关于宝宝没有时间概念,家长一定要耐住性子引导,靠吼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该这样做。
1、给家里买个报时的表
不需要你给宝宝普及复杂的时间知识,只让他们简单知道有时间这么个东西存在。
2、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作息表,并贴在家里明相的地方
把时间和事情对应起来,先从整点开始计划,这个比较容易接受。
比如:12:00吃中午饭,傍晚7:00去公园,晚上9:00洗澡...
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3、提前告知
说到这点,我很有感触,觉得我们大人有时候真的很不公平,
女儿要求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我总说:等一下,明天可不可以......
反过来,我却要求女儿做事,立刻马上做好的那种。
换位思考,如果有人直接给我下达命令,我也很不爽,因此提前告知非常重要。
我有个朋友面对孩子不肯吃饭的时候会说,你现在不想吃,爸爸可以接受。
我们约定一下,现在不强迫你吃,但15分钟后你要来吃饭,否则妈妈就要收拾碗筷了,你再要吃就要到下午了,这期间饿了,我们也没办法。
他儿子点点头表示答应,然后他就定个十五分钟的闹铃。
时间到了,闹铃响了,小屁孩竟主动跑过来吃饭。
不止如此,这个过程还让孩子感受到15分钟到底有多长,一举两得。
4、给予奖励或者承担后果。
比如:说好5分钟内回家,时间到了孩子还在楼下,就该直接把他提溜到家,如果孩子及时回家,就要表扬说他很有时间观念,加深孩子对时间的认知。
5、买绘本教育
绘本里有各式各样的生活习惯小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看。
讨论故事里的内容,顺路把你想要讲的道理说出来,最好能经常讨论加深印象。
有句话:每一个急性子的妈妈,身后都有个磨蹭的孩子。
其实孩子的磨蹭是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我们大人没必要以自己的节奏要求孩子。
找到背后的原因,调整好心态,多点耐心,对症下药,相信一定会有效果。
育儿是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想要做的更好,就要不断学习,自省。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