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奇怪的两段路,分布了24只石像8个石人,想想有些不对劲?

2020-11-10   开心菜菜慢生活

原标题:南京最奇怪的两段路,分布了24只石像8个石人,想想有些不对劲?

南京有座大山基本上是南京的风水山,它就是钟山。

钟山风景区有很多陵墓,最知名的墓莫过于明孝陵。

明孝陵东临中山陵,南临梅花山,到了春天,满山满树的梅花,更是将其映衬为花的海洋------明孝陵是埋葬朱元璋和其皇后的地方,在朱元璋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为自己打造陵寝了。

明孝陵有一段神道非常受游客喜欢,虽然只有短短几百米,但是因为两旁种着银杏树,到了秋天满眼金黄,每到周末时间更是游客如织,连想要拍张游客照都很艰难。

神道分两段,一段为石象路,一段为翁仲路。明朝前别的神道都是一条道直通,只有这里的神道正好呈现拐角姿态,可谓天下罕见。据说,与梅花山刚好形成北斗七星的样子。

石象路长约610米。在这条短短的几百米路上,分布着24只石象。每1对一模一样,面对面站着。每4只为同一种神兽,分别卧着或站着。游客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特的排列?

相传,每到午夜12点的时候,便是这些神兽换岗的时候,那些卧着的是正在休息的神兽,那些站着的是正在值岗的神兽。

这24只石象分别为狮子、骆驼、象、马、麒麟、獬豸六种动物。其中单大象一只就有30吨重,而且这些动物并非拼接起来的,而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古代没有起重机,这么重的石头怎么运送?据说当时道路结冰的时候,依靠人力推过来的。

这些动物分布在这里,除了有辟邪、守护的作用,其实更是对朱元璋拍的马屁。

比如说马。古代皇帝的仪仗队里必有马,也是帝王南征北战的坐骑,石象路上的马高昂着头,双目有神,神情昂仰,似乎在炫耀主人生前曾经的丰功伟迹。

还有骆驼。一般人看到骆驼就会想到西域,这里放置骆驼恰好是在显示朱元璋开创的明朝国家富强,西域安宁。

獬豸在这里代表着正直不阿。因为头生一角,如遇两人相争,必用角抵触不正之人。象征朱元璋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狮子我们见得比较多,一般放置在宅院的门口,起着守护镇宅的作用。放在这里,恰好代表了帝王权力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最有意思的是麒麟。麒麟虽然样子看似很凶猛,其实代表的却是“仁义”,朱元璋一生杀过多少人,已经无法数得清了,说他仁义,可真正是在拍马屁了。

石象路分布的是神兽,翁仲路分布的则是石人。

在拐角处有两根柱子,被称为华表。上面坑坑洼洼十分奇怪,以前民间流传这两根华表的材料能够治病,便被人将柱子刮得满目苍夷,这便成了现在的模样。

翁仲路全长245米,分布着4个武将和4个文官。

武将和文官很好分辨,穿着战甲挂着战剑的是武将,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是文官。不过4个武将和文官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其中各有一对下巴没有胡须,而另外一对则长着三羊胡子,分别代表着年轻与年老。在这里,则是代表明朝江山代代相传、后继有人的意思。这8个石人是为帝王守陵的守陵人。

石象路的名字很好理解,因为分布着24只石象,为什么这条分布着石人的路却叫翁仲路呢?这名字的来历与秦始皇有关。

当时,有个能征善武的人名叫阮翁仲,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匈奴人很怕他。阮翁仲死后,秦始皇为他立下一具雕像摆放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来,匈奴人来犯,看到阮翁仲的雕像害怕得不敢靠近。从此,后人便将立于陵墓或者庙宇前的石人都称为翁仲了。

来明孝陵旅游的人,对这两段路情有独钟,除了欣赏秋景之外,还有一个动作便是争相跟这些石象、石人合影。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