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认证!成都这家正宗重庆老火锅,锅底越煮越香,吃了都说好

2019-12-01   成都生活记


公司同事张姐是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嫁到成都已经8年,基本算是个成都人了。关于成都的一切张姐都适应了,但唯独在有一个事情上和她老公说不拢——去哪儿吃火锅



张姐老公总是喜欢吃成都牛油火锅,味道清淡一些,油少汤多不腻人,吃起来没负担。但身为重庆人的张姐完全不发忍受老公的火锅品味——“火锅肯定要吃重庆的牛油锅底撒!成都那个牛油锅底又不辣又不麻,烫菜都不香,啷个吃嘛!我们重庆的火锅,锅底基本全是油,牛油烫菜只香!绝对不得水垮垮咧!锅底越吃越香,吃到最后是光蘸汤抿都鲜。成都牛油锅啷个比!”


每每看到张姐在办公室气呼呼的说起她老公的火锅品味翻白眼时,办公室里的成都人也会附和几句,“虽然我是成都人,但必须说,火锅确实还是重庆的好吃!


最近这段时间,很少听到张姐再提家里的火锅之争了,一问才晓得,原来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家两个人都觉得巴适的火锅店——


玉林巷子口火锅


啥子喃?张姐和张姐夫居然吃火锅都不吵架了?看惯了张姐翻白眼的小气饼大吃一惊!是啥子火锅居然能摆平这两口这么多年的问题,必须去吃哈,看看到底是啥子哦哟的火锅!




玉林片区头走一走,看到这栋木头都开始有点儿变色了的老式矮房子,就算是到目的地了。



听说这家店最开始只有很小,一个堂口只摆了五张桌子,排队的用比吃的人还多,老板应老客人要求才又在隔壁开了现在有八张桌子的二店。



店里墙上画着描述市井火锅的场面,不大的堂口因为这些壁画而显得宽敞热闹。



手臂那么宽的小吧台上方还摆着两个奖牌——重庆某火锅研究院发的“重庆传统老味道火锅”与中国民间火锅协会发的“最具传统老火锅十强”。耶,还是有点儿来头哦!



连灯笼样的吊灯上都写着招牌菜的名字,今天这顿要认认真真的细品一哈咯~



小气饼来探店前,张姐千叮咛万嘱咐,点锅底的时候一定要加冷锅血旺!她说每次她来吃,都要点三份!让我必须要试下!



为什么一定要点,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乱说。锅底端上来看这满满点牛油、海椒和花椒,巴着边边是一碰就碎的鲜血旺,让人不禁担心,这样随锅下,血旺会不会又辣又老啊?



随着加了醪糟的汤底加入,牛油满满融化开,开始有了辛辣浓厚的香气。这个香气怕是重庆老派火锅独有,全靠资格原材料炒出来的!不敢吃辣的小伙伴,估计闻到这个味道就要开始喝水了。


重庆人认证!成都这家正宗重庆老火锅,锅底越煮越香,吃了都说好


汤一烧开,学重庆人用筷子蘸了试一下味道,酱香味鲜香味重,麻辣味足,香浓醇厚,但才烧开的汤不算太刺激,还算扶得住。烫菜烫菜,锅开时刻分秒必争!




锅开不久,鸭血就浮起来了。看隔壁桌没得高人指点没点冷锅鸭血,还在手忙脚乱下火腿肠,我们这边已经开始边吃鸭血边悠哉悠哉的烫毛肚了~


吃火锅嘛,比隔壁桌先吃到嘴头是最得意的!



万万没想到,这个冷锅鸭血是个越煮越嫩的主,煮好的鸭血一咬开,汁水顺着嘴巴往下流,虽说有些烫,但就是这样越烫越巴适。


重庆人认证!成都这家正宗重庆老火锅,锅底越煮越香,吃了都说好


血旺内部因为锅底的沸腾,形成了一颗颗小孔孔,这些孔孔偷偷摸摸的藏着些汤水,吃起来像咬开了软嫩版的海绵,不算辣,却很鲜。



小气饼始终坚信,看一家火锅店够不够重庆,就要看他家的午餐肉上有没得货真价实的肉颗颗,没得肉颗颗的午餐肉顶多算是方形的火腿肠,不配称作肉!



另外,要看这家火锅的毛肚是不是大片大片挂着倒刺颗粒的手撕毛肚。再好吃的水发毛肚都比不上早上现撕的鲜毛肚,没得好毛肚,这顿火锅就算没吃好。



玉林巷子口的这两道菜都符合小气饼对重庆火锅基础菜品的理解。午餐肉烫好,挂着牛油的香气,又软又带点儿肉的嚼头,火腿肠才是拿来囫囵两下吞的,午餐肉要认真享受肉粒的口感。



大片带颗粒感的毛肚厚实脆劲儿,在牛油锅里烫过后,特别入味。每个颗粒藏一口牛油味,你说这个毛肚吃下去,是不是吃尽锅底的精华嘛!



比起薄薄的猪黄喉,小气饼更喜欢吃厚一点儿的牛黄喉。牛黄喉不是每一家火锅店都有,所以一看到玉林巷子口火锅菜单上有就马上点了一份。



牛黄喉脆嫩,很难煮老,吃起来不费牙,不会有明显的拉扯感。刀切过的地方都充分的入味,咀嚼时能充分感觉到牛油味与甘甜味同时在口腔里跳跃,像在吃重庆火锅味的跳跳糖。



老肉片可是标在灯上的推荐菜,晶莹剔透的薄片,要不是坐在火锅店里,我差点儿就要拿坨哈密瓜来配着当火腿片吃了!老肉片胜在好得快。如果说其他菜是与锅底相互配合,互相成就。那老肉片就是充分展现锅底美味的辅助英雄。



猪肉的鲜味不张扬,不跳赞,略带甘甜醇厚,像一张质感优质的白纸,充分显现出牛油的浓香,海椒的辛辣,花椒的椒麻,还有汤汁中愈发明显的甘甜。点个老肉片,才能吃出锅底的好~



牛油要有牛肉陪,嘴巴才不会孤单寂寞。玉林巷子口火锅的耙牛肉里的耙字,就像重庆人嘴巴头的辣字。


“不辣不辣,这个真的不辣。”

“耙得很耙得很,我们的牛肉耙得很!”


不懂行的,信了就要遭。好耍的是,这个“耙”也和那个“辣”一样,虽然有点儿遭huo了的感觉,但还是就此沉沦,欲罢不能。



已经预卤过的牛肉,虽然不至于耙来抿一哈就能吞,但也算得做软硬适中。难得的是,卤好又在这么厚重的锅底里煮了一些时候,牛肉本身的风味依然保留完好,麻辣甘甜的牛油裹起略带嚼劲儿的牛肉,牛!



肥肠爱好者协会会员小气饼检验一家火锅店用没用心,就专门看他们家的肥肠。啥子煮半天都煮不耙的啊,煮成酱油色都没入味的啊,肥肠选得又瘦又薄一煮就秒变肠衣的啊... 统统不及格!



软糯入味,有弹性,肥肠里还留着一点点油,煮好咬去还能爆汁,这就是用心的火锅老板给食客准备的正儿八经的肥肠。



这还是小气饼第一次在成都吃到这么资格的肥肠,边吃边盘算,这个好,以后想吃火锅肥肠不用专门去重庆了!



来一杯只有8度不醉人的桃花酒,也不晓得是锅底的肉香更甜还是这酒更甜。小酒配火锅,土巴碗大口吃肉,吃火锅独有的市井热闹,让人在无声中宣泄着各种不开心,越吃越轻松。


特此声明:小气饼本人脸很瘦,摄影师已经被扣鸡腿了



重庆火锅的锅底与菜就像重庆人,又辣又直接,大气又爽快。对于柔和一些的成都人来说,乍一下从胃到肠是有点儿遭不住。


重庆人认证!成都这家正宗重庆老火锅,锅底越煮越香,吃了都说好


但是,但凡你多吃两次重庆火锅,多和身边的重庆朋友多摆两句,那种直来直往的态度,毫不扭扭捏捏的意见表达,都让人十分舒服与安心。



全国人民都喜欢拿成都和重庆来比较,两个城市就像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弟,一边互相diss着一边互相爱着。虽然口音不同,甚至有时候一些重庆大哥还会笑我们成都口音扭扭捏捏,但巴蜀同源,根根底底是在一起的。



川渝对火锅的爱是一模一样的,管你重庆火锅还是成都火锅,只要好吃,成都人重庆人都买帐!不瞒你们说,那个说还是重庆的火锅好吃的成都人,就是小气饼我~!


哪儿有啥子川渝之争

一起烫顿火锅就啥子都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