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黎巴嫩革命

2019-12-27     中东研究通讯

由于自己从小生活成长在和平年代,对革命并没有很具体的认知。然而,谁知道来黎巴嫩三个多月后,我就亲身经历了一场革命。

身在其中

​2019年10月17日晚,我在房间里看着电视剧打发时间,突然外面主路上传来一阵一阵地鸣笛声。我走到阳台上向外望去,只见摩托车成群结队从北边驶向南边,又从南边驶向北边。黎巴嫩的华人群炸开了锅,大家分享着照片和信息,说着黎巴嫩多处地方都有人群在放火堵路。

次日醒来,各类社交媒体上相关消息铺天盖地。学校、银行等都各类机构均关门,民众走上街头,高呼“Thawra”(革命),反抗政府、设置路障、燃烧轮胎,贝鲁特主要大道均被堵塞。从我住处望出去,空中黑烟缭绕。旁边主路上,不断有小摩托鸣笛来往;救护车的声音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我哪经历过如此情景,连忙联系使馆了解情况。使馆告知我这是当地的游行示威活动,安抚我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最好呆在家中不要出门,并注意储存粮食。我有些宽心,便安心在家里呆着,通过视频网站开始密切关注局势变化。下午4点左右,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发表公开讲话,要求各个政党在72小时内提出改革方案。晚上,游行的人越来越多,要求推翻现有政府,贝鲁特多处发生打砸事件,游行变得异常暴力。随后我了解到沙特阿拉伯驻黎使馆已经在组织本国人避难,这不禁让我有些害怕,开始打包行李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到第三日,局面有些转入平和。尽管仍有大量人员游行,但暴力事件有所减少。大家高举着黎巴嫩国旗,相爱的人在“革命”中相拥,在游行人群的见证下结婚;游行的人们向控制局面的黎巴嫩士兵赠与鲜花,给予拥抱;到了晚上,贝鲁特中心广场上DJ奏乐,人们载歌载舞…


此后两周,学校仍然停课、银行大门紧闭,每日贝鲁特中心广场上聚集着大量人员,高呼革命,要求推翻现有政府,重组新政府。期间,10月21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提出经济改革方案,诸如公职人员收入减半、为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援助、提供住房贷款等,但民众并不买账,仍要求推翻现有政府;24日,总统公开讲话,表示支持总理;29日,总理宣布辞职,全国游行人员欢呼,认为革命取得了阶段胜利。由于革命,我在黎巴嫩的工作也都停滞了,每日呆在家中观察局势变化。期间,我跑去家附近的球场想了解情况,一次傍晚去的时候,主路上没有一辆车,球场一片漆黑空无一人,路上的人们告诉我在城中心发生冲突,告诫我赶紧回家,回去的路上看到军车横在路中间,一撮军人站在路中间阻止车辆前往市中心;还有一次去的时候,一队摩托车队驶到主路,在垃圾车附近停下,将所有垃圾车往路上一横,封了路。

被军人堵路后空无一人的球场和街道

进入11月,游行人员逐渐减少,各类机构开始逐渐恢复运转。黎巴嫩独立日,我去了中心广场,一些店铺可见被打砸的痕迹,破碎的玻璃窗、黑色的烧焦痕迹。不过,当日的集会是和平且欢快的。妈妈带着孩子在广场上捡垃圾,志愿者在广场上维持着秩序,广场路边摆满了小吃摊、水烟摊,一些老人悠闲地坐在摊贩边上抽着水烟欣赏着游行。到了晚上,广场的人越聚越多,广场中心主持人DJ放着各种音乐,大家随音乐欢歌起舞,烟花、焰火在空中绽放,一派节日的气氛。当黎巴嫩国歌旋律响起时,整个广场的人高唱国歌,所有人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我深深感受到集会人群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中心广场活动

为什么革命

直接导火索是政府有关对WhatsApp征税的提案。WhatsApp是黎巴嫩人最常用的社交媒体,有点类似于我们常用的微信,用于沟通交流、发送信息、接打电话。研究显示,84%的黎巴嫩使用该社交媒体;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会使用WhatsApp。 而在政府的提案中,要求对WhatsApp每月征收6美元的税。这也就是说几乎每个人每月要额外花6美元使用WhatsApp。可能一些人觉得因为6美金的税收提案就如此大张旗鼓开展游行活动感到甚为不解。我在和黎巴嫩人聊天中,一些人也说到,之前政府提高增值税税率也没见大家有什么反应,还是默默接受了;而且现在的政府也是民众们自己选出来,这次因为增加了一点网络费就要推翻现有政府,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10月23日,黎巴嫩首都的黎波里,妇女们在游行中高喊口号,图片来源:Ibrahim Chaloub/AFP via Getty Images

但是,试想一下在中国,每个使用微信的用户除了要交常规的手机上网费以外,每月还有缴纳40余元的微信使用费,怕是一经提出就会群起而攻之吧。再来看黎巴嫩已经存在的通讯费用情况。最初我来黎办了一张手机卡,交了20美元。随后办理了一个5个G的流量套餐,每月23美元。这还不算打电话的费用,若是打电话1美元四分钟电话时长。这一下,第一个月通讯费上就妥妥的花费了50美金。350元的一月手机费,放在国内,流量少说能买100个G吧。

当然,你也可能以为这里经济条件好,所以6美元每月在当地人看来并不是一笔大开支。事实上,黎巴嫩的经济并不景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8年黎巴嫩的GDP增长仅有0.2%。目前,黎巴嫩人口大约在450万左右,但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达25%,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失业率甚至到了37%。对于黎巴嫩的失业率,我在使用Uber打车的时候有一些体会。坐车的时候,碰到各类司机,有人告诉我做生意、破产了,便来开出租车了;有人告诉我他今年在读大四准备毕业,但找不到工作便通过开车来赚生活。

其次,黎巴嫩的贫富差距很大。黎巴嫩最富有的1%人口占国民总收入的25%;就银行的存款来说,20%的银行存款额集中在1600个账户上。相对来说,普通大众的收入并不乐观,在一般的公司上班族工资在700美元左右,新入职的学校教师工资在600-700美元每月。此外,根据2019年更新的《黎巴嫩危机应对计划》,28.5%的黎巴嫩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约有150万的黎巴嫩人(即三分之一的人口)需要某种程度的救助或帮扶。一些我接触到比较极端的案例,比如一叙利亚难民在黎巴嫩做木板压制工作,每天从早上8点做到下午5点,月工资收入只有150美元。

再次,今年以来美元亏空,让黎巴嫩的经济状况越发艰难。黎巴嫩是一个比较依赖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国内的很多产品,农产品、服装、电器等都依赖进口,而进出口贸易结算均需要美元。此外,在黎国内,美元和黎巴嫩镑为通用货币,且一些企业要求客户购买商品和服务等必须要求美元支付。自内战结束以来,美元兑黎巴嫩的汇率保持在1:1500。但是,由于美元被大量转移以及国际援助的减少导致银行美元亏空。近一段时间以来,银行限制民众每周只能取300美金。由于美金短缺,汇率也在急剧变化。尽管银行仍然根据1:1500的汇率来换汇,然而市场上的汇率从1:1500涨到了现在1:2000。

这样一来,中产群体的感到自己的生活在向下滑。比如在和一个工作11年的学校老师沟通时,他的工资以黎镑支付,按照以前的汇率约合2000美元;但现在由于汇率变化,他感觉自己的工资直线缩水了25%。现在他要做两份工作,白天在学校当老师,晚上在报社做记者,就这么干他也还是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在往下走,个人经济能力变差导致他都不敢结婚了。再比如,我和一个工作了二三十年的大学老师沟通,她说到以前她还经常和朋友们经常外出聚餐,但是最近两年来,她觉得餐厅价格贵,外出聚餐的次数逐渐减少到几乎没有了。当每个人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如从前了,便开始觉得自己选出的政府并没有带着自己走向更好,爆发革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也可能以为政府收了税,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可以促进目前情况的改善。但实际上,政府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并不努力。我个人亲身的感受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如用电方面,整个国家到现在还不能实现完全供电。在首都贝鲁特每天停电3个小时,在其他地区,每日停电可能达8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但真的是因为这个国家电短缺么?在贝鲁特,几乎每个楼都安置了发电机,待到停电之时,发电机便开始运转,然而发电机运转期间的每单位电费是正常情况的三倍。

一般来说,普通生活用电,不经常使用大功能耗的电器,一月的电费就得上百美元;如果要使用大功能耗的电器,则可能达到三四百美金每月。又比如生活用水,黎巴嫩用水是通过水桶取水,家家户户会在楼顶安置大型水桶。我一年需要缴纳一笔购买特定量的水费,为300美金。如果该水量用完,则需再另行缴纳。暑假时,家里用水量比较大,每周就需要再缴纳20美元的水费。还有公共交通方面,整个黎巴嫩没有公交、地铁,主要的公共交通是出租车。在这些人民生活基本的生活开支上,政府并没有做到便民利民,反而让民众要为这些基本生活开销上每日奔走。

试想一下,一个入职的教师,一个月收入700美元,除去每月的房租费、电费、水费和交通费,还有多少剩余,还有钱买食物么?

政府除了在提高人民生活上不作为以外,还非常腐败。根据透明国际公布的2018年的清廉指数,黎巴嫩在175个国家中排名138,可以说十分靠后了。根据透明国际最近有关公布的调研报告,41%的被调研对象表示过去一年对主要公共服务部门行贿过。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正常来说一个月的收入在7-8千美金,但是却能毫不犹豫地一掷1500万美元只为博一南非模特的青睐。


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8月在贝鲁特。他给了一位南非模特1600多万美元,这位模特说他们有关系​,图片来源:Bilal Hussein/Associated Press


国家电信部长Mohamed Choucair,也就是提议就WhatsApp收税的始作俑者,同时还是黎巴嫩最大巧克力制造商Patchi的股东。由此可见,政府公职人员一方面没有开展惠民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还通过自己的政治职位获取了不少经济利益,无怪乎游行民众强烈要求总理下台,并打砸Patchi巧克力门店了。

这样来看,本次革命不同于以往黎巴嫩的政党派别斗争,纯粹是民众生活面对越来越差的经济生活条件而不得不反抗,这也是为什么游行过程中,所有民众,不分宗教、党派,只是高举黎巴嫩国旗,高呼要求推翻现有政府。

政治经济相互作用导致黎巴嫩现在这样的局面,多党政治并没有实现相互制衡、促进政府更好运转。事实上,各自党派利用自身所处的政治地位获取资源、分割利益和势力范围。这让我不禁对多党政治产生一些怀疑。多党政治真的好么,真的能带领国内民众走向好的生活状况吗?如今,一些民众在呼喊着摒除党派利益,组建一个专家政府,这大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黎巴嫩民众对党派政治的失望吧。

注:文中部分图片为笔者拍摄的图片

今日主笔 \\ 詹尉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RJqS28BMH2_cNUgSb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