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丞
我发现一个现象,三、四十岁的基层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一直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这项工作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是有奖金还是有升值加薪的机会,或者只是额外加班。公司是老板的,我不过是拿一份工资做一份事情,我不占公司便宜,公司也不要占我便宜。工作之余的时间就是完全是我自己的,我没有义务去处理客户问题。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打工而已,何必把自己搞这么辛苦?
很多大龄的基层员工已经不再具备市场竞争力,很有可能是公司优先淘汰的对象,曾经一直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看上去没有吃亏,但是当中年危机来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可能已经再也没有机会走上职业上升通道。
我自己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写写文章,用了一个笔名,也从来不做任何宣传,前不久一个朋友发现了我写的文章,还以为我辞职在写公众号。他惊讶于我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哪还有时间写文章。我告诉他只要挤挤时间,总是会有的。他说他业余时间都在打游戏,真是惭愧。
这个朋友已经快40岁,一直都是基层员工,在深圳这样一个地方拿着跟大公司应届生差不多的工资,时常换工作,还经常让我介绍工作。说实话,我没有任何工作可以介绍给他,因为深圳的企业根本不需要这样没有竞争力的中年人。
朋友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中年危机即将到来,或者说他明白,但是却无力改变。
我相信所有的中年危机都不是一场突然袭击,它在我们年轻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而这颗种子就是一直打工者心态,永远以员工视角看问题。
还是以这个朋友为例,他在工作时是能划水就划水,工作能对付过去就已经满足,加班更是很少,工作之余的时间不会主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更不用说提升自己。正如他所说,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打游戏。这样的日子过得看似舒坦,但是十几年过去,从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变成了一名职场老油条。
最近我们公司也进行了一场很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很多人在这场调整中失去了工作,被降职或降薪。CEO说的一句很刻骨铭心的话就是干部要年轻化,这就意味着不少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同事要被降职降薪直至离职。公司要生存,无法养活那么多在公司养老的人,尽管这些中年人工作了多年,但是当公司一旦执行裁员,没有一项条款会管你工作了多少年就能免受裁员。
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公司,曾经风光无限的外企,还是风头正劲的互联网,或者是让美国忌惮的高科技公司,甚至是有铁饭碗的国企,中年人如果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竞争力,在性价比严重不如年轻人的情况下,被裁员只是时间问题。前不久甲骨文的中国区裁员闹得沸沸扬扬,腾讯要裁掉10%的中层管理者,华为一直在淘汰35岁以上的中年员工。
如何站在老板的视角考虑问题,从而避免人到中年被裁员的命运?
首先,工作第一生活第二。是的,在老板眼里工作一定是第一位的,不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已经成熟的企业,只要是老板,他每天睁开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的企业如何发展,市场在哪里,用户怎么获取,经营情况如何,员工工资能不能发下来。甚至,对于有的老板工作就是生活,或者说生活就是工作,说他们没有生活都不为过。如果一个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老板,每天只想着舒服生活,想必他的企业是不会长久经营下去的。
但是,作为员工,其实是很难做到工作先于生活的,毕竟公司不是自己的,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给老板打工。也正是这样的心态,导致自己在中年时被工作淘汰。假如在年轻时就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即使做不到像老板那样考虑那么全面的企业经营,单就是把工作做好并且不断提升自己,在中年时让自己不仅有工作经验还有核心竞争力,即使当前的公司倒闭也可以顺利找到下一家。
其次,生存第一福利第二。老板始终承担着经营风险,自然会有更大的压力,对他们来说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有了生存的基本,才能考虑扩大经营,才能更好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发展才能给员工更好的待遇以及更多的福利。如同万科在年会上说要“活下去”一样,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尚且如此,更何况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中小企业或者创业公司。
员工不用承担经营风险,每月领工资,一旦公司不行就拍拍屁股走人,或者特别看重个人眼前的待遇福利,如果不满意也马上拍拍屁股走人。不能跟公司一起成长、没有长远眼光的人是不可能有逆袭可能的。如同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初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任正非创办华为,启动资金才2.1万元,但是当时那些核心骨干跟创始人一起抗了过来,后来都成为了人生赢家。
最后,功劳第一苦劳第二。老板看重的是功劳,功劳意味着绩效和盈利,只有不断盈利的公司才能发展,才有可能给员工更好的待遇。这个时候,有功之臣的作用远大于那些老黄牛。老板其实不在意你怎么工作,他们关注最终的结果,你能给公司带来利润是第一位,而不是一天到晚加班看上去很辛苦但是公司其实在倒贴钱。
没有站在老板视角考虑问题的员工会爱晒加班,偶尔一天加班晚了是无论如何要周知所有人的,有时候明明可以提前提交的工作一定要等到深夜。这些人无非是想说,看,我工作多么辛苦啊,老板我为了工作付出了真多。可是,绩效呢?没有绩效只是在浪费公司的电费。
同一个办公室里的精英终究是极少数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把自己当成打工者,你很难跟他们说你不能这样,你要把自己当老板,没有多少人会听,所以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平庸的工作者。但是,如果你能总是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成为少数人,你终会将平庸的同侪远远甩在身后。
作者简介:简书、今日头条签约作者,LinkedIn专栏作者,随手记等各大财经类平台特邀理财作者。已出版个人理财书籍《理财要趁早》、《轻松做财女》、《理财趁年轻——愿你过上想要的生活》,职场励志书籍《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职场精进之路——从巨婴到大咖》、《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等。微信公众号: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