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希望能养出“别人家的孩子”,但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些家长经常把“你怎么这么笨”挂在嘴边。“别人家的孩子”固然好,但再怎么好,也都是别人家的。与其天天羡慕别人家孩子,酸自家孩子,不如转换一下想法,怎么让自家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琳琳和心婷是好朋友,今年读三年级,暑假后,琳琳到心婷家玩,正好心婷的妈妈也在家,就问起了两人的考试成绩。琳琳高兴地说:阿姨,我这次考了班级第五名,语文95,数学99,英语98。听到琳琳的成绩,心婷妈妈满脸羡慕,一边夸琳琳成绩好,一边嘟囔:你看人家琳琳,成绩总是这么好,一直都是班级前5名,你们俩是好朋友,你的成绩怎么就能跟人家差那么远呢,是我平时对你不够好,还是你上课不专心听讲啊?”
听到妈妈的话,心婷感到非常尴尬,生气地跑回了房间,琳琳也找借口回家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妈妈当面跟两人做比较了。每次心婷都觉得自己是丑小鸭,心情很低落,但妈妈似乎没有意识到,还是会自顾自的说。
如果心婷的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她或许会了解孩子是多么的无助。当孩子被骂的时候,她无力反驳和辩解,因为妈妈说的是实话,但不知怎的,就是特别让人伤心。自己没有别人优秀,心理难免会有落差,再加上家长的唠叨,坏情绪一直憋在心里,迟早能把孩子逼疯。
心理学家多蒙茜洛诺尔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对于家长来说,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就得尽量放下成见和偏执,学会正确的管教孩子的方法,用赞扬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看到、放大他的闪光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1、当一个孩子长时间被视为榜样,被比下去的孩子可能会感到气馁,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会不自觉的把自己排除在这个家庭之外,认为自己是“多余的”、“失败的”,甚至认为自己太差,不值得被父母爱。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自卑感会越来越重,在学习上也会缺乏斗志和热情,反正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爸爸妈妈也看不到自己的努力,索性就放弃了。
2、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存在性格、天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家长不要把一个孩子作为衡量另一个孩子的标准,你的孩子可能在学科成绩上不如别人,但在运动、音乐方面可能优于别人,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3、经常把自己孩子跟别人比,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影响自信心。有些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拿来跟优秀的孩子比,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满,家长还埋怨孩子太脆弱,“有本事考这个分数,就别怕别人说”这种话更是随时挂在嘴边,对于孩子来说,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这是家长自己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不管孩子是否接受。可是你知道吗,如果孩子从心底不满意,那么行动上也不会接受。孩子一直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很可能会进行自我否定,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想着反正自己也做不到。
“别人家的孩子”固然好,那是因为“别人家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力,想教育出“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1、尊重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专家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多么差的孩子,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闪光点,一个成功的父母和一个失败的父母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把孩子好的东西挑出来,加以肯定;而失败的父母,一眼看到的全是孩子的缺点。”
闺蜜的女儿乐乐7岁了,最近放暑假,有一天乐乐在家里搭乐高,突然问她:妈妈,我是不是很笨?闺蜜一愣,回顾了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就试探的问乐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乐乐有气无力的说:“我连一个房子都搭不好,我没有其他小朋友那么心灵手巧,你看别人都会打球、骑自行车,但是我什么都不会,连房子都搭不好。”
听到乐乐这么说,闺蜜抚摸着乐乐的头,微笑着说:“怎么会,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你的优点有很多呢,比如你很善良、很坚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些都是你的优点啊,虽然这么久了你还没搭出来房子,但我看到你已经尝试很多次了,你已经尽力了,你是一个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宝宝”。听到妈妈的话,乐乐咧着嘴笑了,我相信,闺蜜已经把自信的种子放进了乐乐的心里。
2、告诉孩子,你不比别人差
心理学家指出:“当孩子克服困难的表现受到赞扬时,孩子自信的心理品质可以得到强化,他会更加努力的向这方面的困难挑战;如果孩子经常失败,一旦有成绩,父母能及时给与表扬,孩子的自信心就能得到加强,就会不断进步”
3、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保持冷静
当孩子犯错时,他内心也是非常慌张的,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犯错的一件小事而责怪他,无论何时,爸爸妈妈都愿意站在他的旁边,支持他、理解他、帮助他。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保持一致性,不能因为心情好就放松要求,心情差就加强要求,否则会让孩子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4、维护孩子的自尊。
孩子犯错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教育,但要注意教育的场合和时机,顾及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承受力,做到对事不对人。家长可以指出孩子犯错的地方,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告诉孩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切忌对犯错的孩子使用过激的语言,更不要体罚孩子,因为体罚唯一的作用,就是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激化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让孩子的心离你越来越远。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家长们共同的目标,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家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不努力、学习不主动、遇人不淑,交到了坏朋友……,这一路纵然坎坷,但只要坚持,总会有鲜花盛开的那一天。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家长在行进的路上,要和自己的战(孩)友(子)保持良好的关系,给孩子肯定、爱和鼓励,少挖苦、讽刺、否定,两个坚定的人手牵手一起走,相信会让孩子走的更稳、更远,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