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财务专业的学生或者刚踏上财务工作岗位的财务小白们总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我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一些基础会计核算,每天都在做这些重复性工作,时间一长,自己明明已经掌握的不错了,却有种无法更进一步的感觉,因为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内容。我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想不明白这些工作的意义所在?甚至觉得,这些工作,只要熟练了就好,好像没有什么技术性,随时能够被取代。
所谓:变则通,通则久。
对于处在外部变化动荡环境进程中的财务部,应改变过去“单体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向价值型财务管理的转型,从企业的财务部门从财务战略、角色定位、组织结构和操作流程等全方位做出转变。
第一,一定要了解整个公司的战略。财务工作非常辛苦,不仅仅是只掌握业务知识,还要了解很方面的知识,在这个层面首先要了解公司的整体战略。
第二,必须要了解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财务要核算到每一个单元,或者说会有很多的会计主体,那么设计这些会计主体,必须要详细了解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如果是闭门造车,没有按照公司的组织架构设置会计主体的时候,无论怎么做,财务始终是混乱不堪。
第三,要走出去和其他的高层财务人员沟通。财务最终输出的成果、报表、分析的使用者是公司的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或者与相关的投资者、银行等等一系列部门。如果要做好,一定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说要走出去,财务最忌讳坐在办公室中想业务需要什么,而是要在沟通过程中了解业务的需求,了解财务怎么做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
但是财务管理包括很多工作,一个错误负责人也可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说事的时候,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内部布置工作安排工作;不论是说财务的重要性,还是财务管理如何渗透到业务中,都说不清楚。
简而言之,财务只会干活,不会展示价值,不会说服他人。
本文将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财务各级工作,便于在工作中设计,沟通,思考。
模式创新:现有的模式基础上如何提升的更好
技术创新:技术比别人强
管理升级:公司人、财、物、战略、品牌、销售、采购等的管理
1. 资本型财务(高):
上市、并购、私募融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等
2. 管理型财务(中):
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工作
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
成本费用管理
预算管理
风险管理与内控
资金管理
税收筹划
绩效管理支持
3. 核算型财务(基础):
记账、报表、报税及统计资料
(没有人为劳力买单,只有人为价值买单)
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1
以预算作为统领,对公司未来主要的目标和主要的指标,进行一些设定。
如何让成本费用达成所设计的目标,成本费用管理是预算管理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资金管理:未来资金要处在什么状态、债务结构、资本结构
税收筹划:符合税法的基础上如何少缴税
绩效管理支持(预算管理的衔接):指标选择
财务分析(经营分析):所有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作用:让所有管理者看到公司发生了什么
内部控制:过去出现的问题,差旅费管理等
风险管理: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
上市公司用的比较多
1. 了解业务
2. 信息体系(财务、非财务)
代码:物料代码、责任中心代码、供应商代码、客户代码、产品代码
核算系列和管理系列要分开
能力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