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低冚“红色村”参观学习。
永汉镇地处龙门西南部,素有“龙门副中心”之称。其因丰富的温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厚重的红色基因,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生态乡镇”等荣誉。近年来,当地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大任务,深耕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传承红色基因
低冚“红色村”上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在永汉镇牛牯嶂山脚下,坐落着一个静谧安详的村庄——低冚村。这里不仅民风淳朴、山清水秀,还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日,100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认定结果出炉,低冚村榜上有名。
据了解,低冚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所在地。1938年冬,以龙门最早的共产党人王达宏为首的爱国青年和有识之士,在这里成立了“永汉大众救国会”宣传抗日救国;次年冬,在低冚村大围村民小组成立了龙门县中共领导的金龙大队,并开展了第一次武装革命。解放战争时期,低冚村曾爆发了远近闻名的低冚伏击战。这里还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门县第一任县长李绍宗,龙门县第一位革命烈士钟水容也出生于此。
除了红色人物,低冚村还有抗战时期留下的红色遗址。目前,该村有据可查的红色遗址有5个,分别是低冚村大围祠堂、低冚村伏击战遗址、妇女夜校遗址、聚和堂宗祠和前阵哨岗。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遗址已经不复往日风貌。因此,修复和保护红色遗址、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成为低冚村村民殷切期盼以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事情。2017年底,广东省正式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一批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和精准扶贫示范村,低冚村位列其中。
2018年6月,该项工程正式启动,投入4350万元、历时10个月建成。该“红色村”划分为前导区、胜利主题区、抗争主题区、史实主题区4个区域,每个区精心策划打造、内涵丰富,是龙门县首个革命传统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基地。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低冚村红色资源的潜在价值,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设计规划,整体串联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风貌,又增添了新时代的元素。”据永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同时,低冚村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村庄绿化大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保护绿色生态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以前孩子们不愿意回来,因为路实在太难走了,现在每周末都回来,说是有小时候家乡的味道。”黄牛冚村村民王远平说,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通过建广场、修公厕、搞绿化等系列工作,沉寂多年的村子再次焕发新活力,也吸引了年轻人常回家看看,他觉得很幸福。
据了解,黄牛冚村地处永汉镇最南端,与增城接壤,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165户603人。曾经的黄牛冚村以种植柑橘出名,但随着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当地的柑橘种植业由盛而衰,年轻人便纷纷外出打工,村子变得越来越沉寂。
为了村子的繁荣和发展,黄牛冚村下大力气开展了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村人居环境水平得到整体提升。“黄牛冚村不仅环境优美,还有革命遗址,接下来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该村党支部书记钟国林说。
黄牛冚村的改变,正是永汉镇实施乡村振兴的缩影。放眼望去,全镇各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绿色发展的理念植根在大家的心中。永汉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开始,永汉镇率先在低冚村和合口村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致力于把两个省定贫困村建成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以示范带动整体发展,为全镇顺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下基础。
经统计,截至目前,永汉镇共投入资金497.5万元,动员党员干部群众上万人次,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垃圾19974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及垃圾13920吨;拆除旧危房1280间约6万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法建筑1892处,新建设垃圾收集点10个;扩宽改造村道19公里;种植景观绿化树木38870余棵,全镇的人居环境进一步美化。
全镇上下一心
党员干部带头多方联动赢得村民支持
农村工作不好做,这是很多基层干部的心声。据永汉镇莲塘村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前,由于传统思想的局限,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较差,对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此,莲塘村的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充当“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排头兵,主动开展环境整治并上门宣传相关利好政策。
永汉镇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与村民的支持以及镇委、村委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以黄牛冚村为例,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村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反复与村民沟通。同时,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以身作则,除了主动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还带头清拆自家危旧房。在整治环境的过程中,村干部坚持惠民生,针对村民关心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将拓宽入村村道、修建绿化休闲小公园、完善村牌及道路安全警示标识标线等列入整治工程,赢得了村民们的支持。
如今,永汉镇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思想更开明了。对于永汉镇未来的发展,永汉镇主要负责人还有很多期待。他表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保护红色革命资源,保护绿水青山生态屏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不断擦亮“龙门副中心”的招牌。
来源: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