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是特发性震颤?手抖就是特发性震颤吗?手抖不是帕金森吗?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手抖的不明显,就毫不在意,任由发展;有些人手抖的厉害,但是去医院又检查不出来,就觉得肯定是帕金森,就放弃了治疗的想法,放任自己的手继续抖下去,等过了十年八年之后,手抖严重而不能自理的时候,才想起来治疗,殊不知,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手抖在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它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临床上手抖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其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正确评价有赖于震颤症状的征询以及临床检查。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可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特发性震颤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见。
特发性震颤可在任何年龄起病,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震颤发病年龄与病情发展无关。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始终缓慢进展,从无缓解。由于震颤造成劳动力丧失开始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中医觉得特发性震颤主要病因:肝肾亏损,身体正常抗风邪功能降低,外部风邪入侵身体,无法利用正常的本身功能抵抗,从而造成的颤动的症状。解释:肝肾阴虚是病发最本质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疼疾病之标的根本原因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症状为“虚实夹杂”。
因为肝肾亏虚,痰瘀内生,阻滞脑络,以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达,所以多数震颤患者情绪容易波动,如爱生气,爱紧张,敏感等等,也因此很多人认为是“心理”因素导致,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张志忠医生,临床治疗特发性震颤多年,采用十里止颤方方案以滋养肝肾阴精为根本宗旨,补益肝肾,滋阴息风,结合大量临床治疗案例,精选上等中药材组成的精粹中药配方“十里止颤方疗法”,此方温和性平,安全无副作用,不仅对手抖,头摇有明显的改善,远期疗效也是稳固可靠,包括针对家族遗传性震颤患者,十里止颤方在不同程度上恢复患者精细调节功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