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时常有一种生活被操纵的感觉呢?你会不会总是无法理性的进行决策?例如买完东西后经常感到后悔,每次想着剁手却每每伸手。下面让我们来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并没有被影响,先别急着下结论,请往下看。
我有一个同学,这里暂且就叫他小A吧。小A同学经常买很多东西,各种各样的都有,吃的,穿的,玩的……但是却有不少东西买回来拆都没拆,塞在一旁。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因为这些都是限时打折的呀!"
是啊,我们经常被折扣所吸引,然后买了今后不知道会不会用得上的东西。更可怕的是免费的东西,最会让人挪不开脚步。但是免费的只是价格,终究还是付出代价的,例如时间,精力,质量,心情等等。不过免费的影响力实在是大,我们多数情不自禁的落入网中。
在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有关影响力的六大原则,分别为互惠性原则、稀有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权威性原则、社会认同原则,这六个原则经常不知不觉的左右我们的想法与决策,就像温水煮青蛙,我们慢慢沦陷。所以,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六大原则。
互惠性原则
这很好理解,互惠互助,俗话说得好——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所以呀,街头抢着送你气球、小花、书籍资料的,心中可都是满怀期待的呢。不过,现在吃这套的人也不多了,但是互惠性原则却永远不会过时,只是表现形式变了。
稀有性原则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知——贵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好的。所以,我们免不了买些既贵又不好的东西。这就是有些商家总告诉你这是最后一件的原因,再不买就没了,真的没了吗,可不好说。
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通常是指我们的言行有保持一致的趋势。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去做自己说过或承诺过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通常靠相互合作来捕获猎物,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所以说到做不到的人最终丧失合作资格,就会更大概率被饿死,基因得不到遗传。
那么,根据这个特性,就可以先诱导你作出口头承诺,有时甚至让你留下文字承诺,然后慢慢的让你做到你的承诺。也许你承诺后又后悔了,但是一致性原则会让你乖乖就范。
相似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就是我们会偏爱与自己相似的人、事、经历,甚至是动作、表情。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当你和一个聊得来的人聊天时,你或对方会不自觉的模仿另一方的动作和表情,连说话语气都趋于一致。所以,运用相似性原则,可以快速建立好的关系,但是,注意不要太过做作,反而会弄巧成拙。
权威性原则
相信这个大家都不陌生。专家、教授、科学家说出专业的话,会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因为他们懂的比我们多,具有权威性。在生活中,经过权威认证的东西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看看现在的广告,也有不少"专家"出境了。权威是一种让人不得不服从的力量,唯有辩证的看待问题,才能有清醒的头脑。
社会认同原则
这类似于从众心理,就好比"更多人去的餐厅,食物一定更好吃",这样的结论越被广泛认同,我们可以更轻松的做出选择。所以,很多聪明的商家就会努力让你感觉到,很多人也在买这个商品,很多人用了这个商品也觉得很好,尤其当我们看到一些成功人士对这个商品的肯定时。关于这条原则,相信无需过多描述,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类似"羊群效应"这样的例子。
最后,我们经常受到这六大原则的交叉影响。想要摆脱它,那就先了解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记住——互惠性原则、稀有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权威性原则、社会认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