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塑料有钱人:月薪2万,不敢点超过20元的午餐

2019-07-27     深港两地通

“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20元的午餐都吃不起。“

这说的不是指水果贵,而是在深圳,有这么一个群体:塑料有钱人,他们拿着在别人眼中算高的薪水,却不敢恣意乱花,午餐往往不敢超过20元。

这类群体,在深圳等一线城市比比皆是,他们厉行节俭的背后,是生活的另一面。


- 01 -

月薪2万

不敢点超过20元的午餐

每天出入高档办公楼的超哥,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小管理者,每天的午餐从来不超过20元,同事们每餐可能要30元左右,而超哥永远不敢点超过20元的。

同事偶尔提议去吃大餐或是周末聚餐,他一般都不去参加,因为就算是AA制,每个人算下来最少也要七八十块钱,这相当于他好几天的伙食费。



在超哥眼里,“每餐不超过20元“是他的底线。用他的话说就是,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吃的省

虽拿着2万的月薪,但面对家里父母的养老,面对将来的房子和孩子,以及各种花费,每一笔帐都让他喘不过气来,家里帮不上什么忙,只有靠自己咬着牙,省吃俭用为将来做打算。

“不是不能吃好点,是不敢吃。”工薪阶层的现状,就是不能花,不敢花,能省则省。


- 02 -

不在乎名牌

买衣服只逛某宝和快时尚

周周是一名金融公司的顾问,工作才3年的她,靠自己的努力每月收入都不低,去年换工作时,周周盘点了一下3年来的财产状况,发现竟然是赤裸裸的负资产状况,这对她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

眼看着老家的朋友都买了房,没有家庭支持的她,瞬间觉得这3年把钱都挥霍掉了,无奈之下,她决定好好省钱。



以前的她买衣服包包都是名牌,LV、GUCCI咬咬牙还会跟风买,现在的她,不在乎是否大牌,只在乎是否低价,经常会在换季的时候,去HM、优衣库抢换季折扣款。

周周说,以前觉得攒攒钱买几件名牌衣服包包没什么,现在收入高了,花钱反而少了,比起家里摆着的那些奢侈品,更害怕看到自己再度负资产,周周告别了随意买买买,其实也是真的不敢花钱了。

- 03 -

自己做饭,很少购物

省钱买下300万元房子

罗女士是一名工作多年的财务,收入并不低,但精打细算的习惯已成为本能,每月的生活费几乎都是控制在2000元以内,为了省钱,罗女士5年来未曾逛街购物,也不买衣服包包饰品,工作餐都是自己做,周末节假日也不外出聚餐,所有要花钱的社交活动,罗女士都不去。

而且住的房子是因为朋友出国,需要有人照看,罗女士就肩负起这一工作,从而节省了租房的开支。

靠自己的“省钱大法“就这样“抠”了5年,罗女士在龙岗付了一套房的首付,也终于可以把家里人接过来深圳一起住了。



- 04 -

每天都在操心柴米油盐

哪有闲钱到处挥霍、聚餐

小林是一名程序员,2012年毕业之后就来深圳打拼,每天加班到秃头,看起来赚得不算少,但在老家人眼里,小林是个“没什么用的人。“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买不起房。”

“跑到大城市去折腾干嘛,工资都不够买房。”

在大城市买房那么容易吗?一想到这些,小林就身心俱疲,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家里人看不起。



今年年初,小林终于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首付东拼西凑付了90万,身体被掏空了一大半,每个月还要面临近9000元的房贷,房子还没钱装修,只能暂时在外租房,水电费房租算下来,一个月也要交1000多。

房贷9000,租房1000多,还有一些日常开销,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保佑自己不出状况,才能平平稳稳度过30天。就这样也要很努力攒钱,为以后的房子装修、结婚、生娃做准备,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而小林精打细算的背后,就是好几个月没买过新衣服,午餐晚餐都坚持自己做,超过十块钱的社交活动不敢去。

///////



在深圳的各种人群消费观中,有人是精致穷,月薪5000,但在吃喝玩乐上从不亏待自己,负债也在所不惜。

有人是活在当下的月光族,月初吃好喝好,月底紧巴巴过,也有人是塑料有钱人,把省下的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

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有得有失,当你的经济能力足够支撑你挥霍时,无论你怎么花钱都问题,但过度消费的消费观只会让你的生活套上枷锁。


精致穷、月光族、塑料有钱人

你是哪一种?

文章来源:深圳百事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mWRGwB8g2yegNDu1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