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一出门
看到天空飘着小雨地上全湿
于是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
赶紧回去带了把伞!
没错,历经有两个月左右
深圳终于再次下雨啦!
作为深圳人
肯定能理解小编的心情!
今年的秋冬雨下的太少
天气比较干燥
皮肤和嘴唇皮都脱了好几层!
深圳自10月16日大范围降雨停止后
就转为持续干燥天气
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
一共有63天没有记录到有效降雨
同时也打破了深圳无降雨日数
最长的历史记录!
不过好在今天
终于是迎来了短暂的降雨
不仅是今天
后面几天也依然会有雨下!
一起来看看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20-22日,受冷空气影响
阴天间多云
有分散小雨
气温随之稍微有些下降
天气明显转凉
其中22日阵雨转多云
随后天气基本以多云为主
今天起至24日
阴冷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一定要注意添衣加被
千万别感冒啦!
前段时间干得每天八杯水
都还嫌不够
感觉加湿器都拯救不了
今天这个湿度不晓得大家还满意不
肯定也会有小伙伴会问
这次的冷空气是认真的吗?
想期待它久留的人
可能要失望啦
撩个两三天它就溜走了
23日开始,气温又开始缓慢回升
冷空气来袭,天气转凉
小编在这也得提醒大家
家里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的小伙伴们
一定要保持好通风
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图源:摄图网(ID400165108)
上一波冷空气来袭时
看新闻发现
深圳有多人不慎中招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近期深圳也已经进入
多种传染病流行期!
2019年12月18日至12月24日
深圳流感指数上升为Ⅲ级(较易发生)
显示流感病人较多,流感活动较强
图源:深圳天气微博
所以最近大家可要当心了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
对以下几种常见病毒
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
易感染人群:
儿童、孕妇、老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
如何传播:
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
戴口罩: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常通风:多开窗通风。
打疫苗: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中招风险
晨午检:学校和幼儿园要做好晨检,进行体温测量,如果发现师/生发热,应该让他们戴上口罩并及时去医院、在家休息。
图源:摄图网(ID400094978)
中招后怎么办:
孕妇、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这些人中招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应该尽早去看医生,除对症治疗外,也可进行抗病毒治疗。
不属于上面的高危人群,且流感症状较轻的,建议先在家观察,多喝水、多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治疗应该重点关注缓解发烧等流感症状。如果病情持续或加重,就要及时去医院。
只要出现了咳嗽、喷嚏等症状,都应该注意呼吸礼仪,最好戴口罩,避免传染给身边的人。
图源:摄图网(ID400716362)
诺如病毒
易感染人群:
幼托儿童、中小学生、老人
如何传播:
吃到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
和“沾”有诺如病毒的人体密切接触。
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
和患者同在一个不通风的房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图源:摄图网(ID500411221)
如何预防:
洗干净手:吃/做饭前以及如厕后务必洗净双手。
洗干净果蔬:即食蔬果在食用前要清洗干净。
食物煮熟煮透:这是必须的,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加强通风:多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中招后怎么办:
抗生素对治疗诺如病毒胃肠炎没效,患者应该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要及时去医院。
及时做好呕吐物的处理,地面要清洁消毒和开窗通风,降低传染性。
图源:摄图网(ID400094528)
登革热病毒
易感染人群:
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老人、孕妇;居住在建筑工地等环境卫生较差地方的外来务工人员;喜欢养水生植物、花卉的居民。
如何传播: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是“花斑蚊”。
如何预防:
清理积水: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安装纱窗:安装防蚊纱窗,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驱蚊喷雾: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喷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
图源:摄图网(ID501145632)
水痘(见面传)
易感染人群:
幼托儿童、中小学生;易感儿童发病率可达95%以上,号称“见面传”。
如何传播:
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最佳预防方法是打水痘疫苗,多注意卫生。
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预防水痘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接种2剂次疫苗可以提高保护率
加强通风: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拥挤: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的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注意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图源:摄图网(ID500835476)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最近稍微有雨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依然持续生效中
乖乖听话注意用火安全
千万别上山玩浪漫放烟花之类的
让消防叔叔担心啦!
防御指引
1、进入紧急防火状态,有关单位加强值班调度,密切注意林火信息动态;
2、进一步加强巡山护林,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3、严格检查,禁止携带火种进山,严格管制野外火源;
4、政府可以发布命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严格管理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居民生活用火;
5、做好扑火救灾充分准备工作,森林消防队伍要严阵以待;
6、发生森林火灾时要及时、科学、安全扑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章来源:深圳本地宝
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