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条件写作#我曾经惧怕打开微信,但现在离不开微信

2019-07-28   为你诗朗诵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手机兀自的响动,一阵熟悉的微信语音铃声响动之后,我渐渐的醒来了。头晕目眩,眼睛还不曾睁开,手机就搭在了耳边听到女友的声音,询问之后原来已经到了晚上九点钟的时刻。话后,看着屏幕上一排排间断性的消息,下午五点后就没有了我消息的回复,我想这期间,她一定从悠然变的奇怪,再到最后的焦躁忍不住给我发了一通语音,情绪最终得以平复。

屏幕的另一头,又看到家人的问候,没有回复的消息留言和未接的语音通话,匆忙之间,一一回复如此是好。

恰逢周六在朋友家聚餐叙乐,酒在兴头喝着喝着就喝多了,趴在卧室的床上倒头就睡,昏昏然就已经过了五个小时。醒后再问,已不知大家何时离去,更不知是谁收拾了最后的杯盘狼藉残羹断酒。

乘夜回家,在群里发消息叹得,“今宵酒醒何处?刚出地铁口,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一会收到大家回复如此甚好。

在这寂静的城市一禺,看城市万千灯火的缩影光怪陆离,寂寞的灵魂互相依偎着的胸怀,常常因不时而来的相约相聚引得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杯杯碰撞着的激情是把酒倒满再来一杯的爽快,声声喧哗着的是把生活的点滴拿出来互相分享尽情吐露的惬意。

这本就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带,面对匆忙擦肩而过的万千陌生面孔,藏留着巨大的陌生感觉吞噬着心灵的脆弱。倘若没有熟悉的三五好友随叫随到倚身相随,一种巨大的空洞就会让人手足无措倍感悲凉,无处挥发难以释怀的悲情更添失落和苍茫,这本就踉跄着的步伐随时会被一股突然袭来的冷风给吹倒在地。痛苦的记忆和悲伤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生的孤独和死的凄凉像是胸口的巨石,倘若没有熟悉的心灵的寄托和倾诉寻得更多的欢乐和美好,那青春的鲜亮就要同城市臭恶的下水道一样溜走了。

十年前我第一次用手机的那个夏天,学会了收发短信打电话和同学朋友保持联系,注册的QQ还主要是用来玩游戏的。那时候还很流行写信,每次看见学校大门旁边的窗台上摆满很厚的信封,都很期待的看里面有没有远方好友的来信。

以前车马书信都慢,生活的圈子也小,熟悉的亲朋好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感受不到长久的悲欢离合给人心上带来持久的情感冲击。直到长久生活在外,为了学业为了工作大家各奔前锦,远离家乡身处异地遍布五湖四海,才深感到悲欢离合的十足伤楚,而那久别重逢的今宵难忘更是成了最美好的相拥相抱。

现在车水马龙日新月异,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变革上,通信的极速发达消除了久居异地的陌生感。纵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千里江陵一日还,纵使远隔天涯又明月,也能心心相惜近在咫尺间。而这一切的牵连,都是来自一个手机,打开通信录就能相言于欢,微信在生活中的比重已经完全离不开了。

回想手机发展的这些年,从一开始的方便到后来的低头族,一把双刃剑犹在心间,机不离身已然成风,用好了披荆斩棘,用不好了支离破碎。想必在经历了更多的喜忧之后,都能熟练和更好的使用互联网带来的新生活。

以前一群人相聚一起,各自抱着手机沉迷不已,在虚拟的世界里忘乎所有。犹记得一次去找一个熟悉的朋友,从见面到饭后分别她都在低头玩弄手机,或是在忙工作上的对接,或是在和别的朋友聊天,我也就特别反感这种相见,别后心里也是填充着一种愤怒,想着以后再也不想与之为友。这种情况经历的多了,大家都能认识到这是一种诟病,身临体会后都能以此为戒,懂得在与别人交流时礼貌性的收起手机,顾足当下,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如愿以偿。前不久和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两人更是放下手机直接聊了一个通宵达旦,回想起来真的很过瘾。

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每天微信里收到杂七杂八的消息数不胜数,互联网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在滋养着许多垃圾的产生,是毒是药,灌满胸腔,还得自己学会甄别筛选。朋友圈里遍布着各色广告推销引人烦恼,偶尔还能看见有人铿锵有力的在表达着生活的美好情愫,朋友圈从以前的各抒己见收放自如,记录生活的美好点滴,到现在已经没人想发,更多是三天可见。

我曾经惧怕打开微信,看到熟悉的人的问候都感到烦躁和厌恶,不回复不看消息假装不在更是一种常态,熟不知让许多关心自己的人都受到了更深的伤痕,也在自己的心里积郁了许多苦涩。事实上那段时间我也在过着一段苦闷颓废的生活,无所事事沉迷网络游戏昏天暗地不分黑夜白天,在虚拟的世界里忘我的徜徉,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无法自拔。所以打开微信对着手机屏幕暗自发呆,更不敢告诉友人自己的生活是何其的糜烂,直到后来的深深悔悟,才明白那段时间过往的无知和天真,最后还是通过微信与友人如实相告,让苦闷的心胸得以挥发,让抑郁着的胸腔得以明媚,开始步入正常的生活。

微信的使用已经遍布各个年龄阶层,以前出门带个钱包就可以,现在出门只带个手机,更是一机在手天下我有,行到哪都不觉得空茫。打开微信就能随时随地跟好友畅言心扉,在苦涩的夜里也能互相慰藉心灵的疾苦,在不经意之间也能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秘密,怕走漏了风声,在文字的表达心声下一切进行的井然有序。

记得有一次,我妈突然问我当天是不是没有去上班,究其原因,原来是没有看到我微信运动里的步数,在我诧异的时候原来总有人在默默的遥想着你的一举一动,我也就感动的开启了微信运动步数沁人心脾。现在相隔几天就与家人常聊一番,经久也就不大难受漂泊在外。

现在已经完全离不开微信,生活如果没有了微信,真不敢想这心里会滋养多少愁煞。我也时常反感两种情况,一是发消息长久不见人回复,二是发语音视频不见另一边接起,当做留言,不久之后也能收到答复独是美哉。

想起借给一位好友的钱,时间过了已经好久好久,到现在电话打不通微信联系不上。我也就知道了,在这薄情的时代,轻薄的空气里谈论稀薄的情爱是如此的滥情,这美好的情愫恍惚在刹那之间,就要终结在冷肃的屏幕之上了。

把不想联系的人一一删了断了联系,把不想看的消息设置成免打扰,把不想看的朋友圈全部屏蔽了,把好的全部置顶重要的全部保留好,如此,更显弥足珍贵。想必这就是微信,为爱生活的巧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