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长群里,大家聊起“佛系”育儿,有位爸爸说:“不就是啥也不管吗?我也可以”另一位妈妈则担心:“什么都不管,孩子走歪了怎么办?”其实,
“佛系”
育儿并不是不作为,而是知道有所不为,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
在孩子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
关于如何理解佛系育儿,我去请教了我的邻居,她在本市一所著名小学当校长,同时也是一对初中生的妈妈。她对我说了几件让孩子独立的好办法,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分享给大家:
要自由先明白“规则”
在《正面管教》中作者指出:为孩子设立规矩,就是要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这位校长妈妈也有相同的看法,她对我说:“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给他立规矩,没规矩不成方圆。这并不是为了处处都管着她,而是让她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这样成长过程中,孩子心里就会有一把尺子,
即便给他自由,他也不会过分越界。
儿子刚上小学那会,还没有形成学习习惯,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我们紧急召开了家庭会议,规定以后吃饭20分钟,吃不完就撤走,写作业最多2个小时,完不成也要去睡觉。有天晚上10点多他还没写完,我让他马上收拾去睡觉,告诉他:
规则就是规则,每个人必须要遵守
。
把这条写在前面,是因为很多家长一说到“佛系带娃”,首先想到就是给予孩子无限制的自由,但实际上如果不给孩子制定边界和规矩,他们也根本无法感受到自由的快乐。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让她建立起自尊心是很重要的。然而在生活中即便我们常常鼓励孩子,但依然会有很多事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鼓励教育或赞赏教育的尺度,是需要父母把握的。
这位校长妈妈告诉我,自己女儿小时候自尊心很强,上初中时有一次煽动全班翘课去看流星雨,后来老师打电话给她诉苦,说不然让女儿换个班?
但是她把这件事儿压下来,没有告诉女儿老师对她的评价。
只是简单地和女儿沟通了一下,分析了一下这件事儿,指出女儿应该和老师道个歉。
让孩子长见识
有时候,即便孩子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作为家长还是不放心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小到上什么兴趣班,大到选择学校,都忍不住插手去管。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孩子的“见识”。既然如此
,何不从小就给孩子提供增长见识的环境?
古语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都是很好的方式。
这位妈妈说:有一次女儿和几个同学要去徒步穷游西藏,看到她为了这次旅行,又是做锻炼,又是写攻略。虽然想阻止,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支持她,当她回来以后看着晒黑的脸,粗糙的手时,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是我还是觉得很有意义,走得越远,眼界越宽,适应能力就越强。
保持孩子的梦想
孩子应该有梦想,即便那个梦想在我们看起来“很不靠谱”我们也要去帮助他们。比如哥哥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个武林高手,于是,我首先带着他去跆拳道体验了3天的生活,看着他每天在压腿,踢腿,劈叉。
3天过去,我问他:“还学吗?”儿子好像感觉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于是就放弃了。但过了几天,他说他要去学,结果除了每天的接送,其他的事我一概不用操心,什么考级和锻炼,都是自己自觉完成的
孩子有梦想,先别急着否认。
试试引导他把梦想分解成效目标,带他们体验自己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帮他们努力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这样的孩子,
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后碰到困难也会从容面对。
根本不用父母插手去逼迫他学习。
寻找和孩子的共同语言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那种命令式的,规则式的教育注定会越来越不管用。那么我们要做的就不再是管理孩子,而
是影响孩子
。想要对孩子产生影响,就要先学会和孩子沟通。很多家长和我聊天时说,孩子逐渐长大,我们父母就越不知道孩子一天在想什么,一天说不上一句话就嫌烦。
最简单的道理是,你想要了解你的孩子,你就要知道他们的沟通方式,比如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
“疯狂打Call”“老铁没毛病”“组cp”
听到这些话家长一脸懵,孩子一脸嫌弃:
“这都不懂,还沟通啥?”
三年一小沟,五年一大沟。孩子不可能去了解你,只有你去了解他们,那么作为家长,就永远不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妈妈来叨叨:
做一个佛系父母,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反而是一项非常高的育儿技艺。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阶段主要管什么?爸妈心里都都要有数。这就是为啥有些爸妈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非但没有玩疯,还相当自律。
一位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想让孩子听话?家长先安静下来,听听TA的想法
孩子看了很多书,却不会写作文?试试CROWD提问法,轻松带娃刷书
从小学画画的孩子,和不学艺术的孩子,成年差距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