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候,国内最时髦的建筑大概是走欧美风的花园小洋房了,现在,很多人到上海都专程会去寻觅这些老建筑,感受精致的民国风情。在西安,其实也有一栋民国的花园别墅,中西合璧,精雕细琢,洋溢着浓厚的民国风情,它便是杨虎城的止园别墅。
止园别墅位于西安莲湖区青年路117号,在一条被青槐浓荫遮盖着的僻静小巷里。因为是西安事变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免费向公众开放,可能很多人都曾经走进这座被高墙环绕的庭院里,走进这座三层小楼,近距离感受一代虎将的气息。
止园修建于1934年,当时,40岁的杨虎城刚被蒋介石免去了陕西省政府主席的职务,没有了政务缠身,杨虎城有了余暇为自己修建住所,一修就是两座,一座在老家蒲城,一座在西安城里。
陕西蒲城的杨虎城旧居
老家的房子是杨虎城为老母孙一莲和侍奉老母的夫人张蕙兰修的,是一所传统的四合院建筑。西安的止园则是杨虎城为自己和另一位夫人谢葆真及孩子们修建的,不仅在选址上非常用心,在建筑风格上也独具匠心。
止园所在的地方,在唐代是政治中枢太极殿所在地,明代则是朱元璋之孙千阳郡王府所在。别墅1934年动工,1935年主体落成。
止园别墅小楼
这座小楼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由地下一层和地面两层共三层构成,砖木结构,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是中国传统的青砖,猛一看飞檐翘角,很中国风。但仔细一看,水泥的雕花栏杆、窗楣装饰和大面积的玻璃门窗,又充溢着西式元素。
尤其是步入室内,中西结合的感觉更明显,从门楼走进大厅,所到之处都铺着朱红色的实木拼接地板,因为时间长了,走上去有些嘎吱作响。楼里每个房间的每一面墙都有朱红色木板制成的墙围,显得很考究。
实木地板和墙围
玻璃窗
天花板的电灯也是统一式样的,是简洁时髦的白的圆形吸顶吊灯。房间里还装了暖气管道,不知道是后来装的,还是民国时候就有的。
吊灯
地上一楼大厅左右各有两间房,一间是杨虎城夫妇的卧室,一间是会客室,摆放的家具不知道是不是杨虎城使用过的,都是深色家具,中西结合,既有西式的大床、立柜、铺着白色纱巾的皮沙发,也有中式小茶几、博古架等。
会客室的沙发和小茶几
卧室的地毯和床
杨虎城的止园别墅最让印象深刻的是门窗特别多。
以会客室为例,除了有两扇推拉门和大厅相连外,会客室的北墙上两门一窗,东墙上有三个窗户,南墙上两扇大窗,这就使得室内很明亮。其他房间也多是这样,使得楼内房间显得通道很多,构造复杂。据说这样设计别有用途,杨虎城曾在这里多次会见共产党人,如王世英、周恩来等。
北墙上两门一窗
东墙上有三个窗户
南墙上两扇大窗
绕过大厅,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旋转楼梯通往地上二层。楼梯全木质的,刷着朱红色油漆,踩上去很有质感,那时候,一般人家应该是不敢奢望这样的楼梯的。
地上二层布局和地上一层几乎相同,只是因为东西两侧留了阳台,所以房间面积要小很多。阳台现在都已经上锁,游客无法走到阳台上凭栏眺望,只能隔着门窗上的小块玻璃透视院内树木葱郁的园林。
园林园林林木秀美
止园现在被开辟为纪念馆和陈列室,里面图文并茂,不仅分篇幅介绍了杨虎城一生的岁月和重大事迹,还展示了很多他的遗物,包括他穿过的军靴、披风,使用过的佩剑、印章,他的国民党党证,和他被蒋介石囚禁后写给胞弟茂三、母亲孙一莲和夫人张慧兰的家信等等。
杨虎城的披风
穿披风的杨虎城
杨虎城写给胞弟茂三的信,被囚禁中的他写了对老母的牵挂,透露了儿子喜欢研究植物,自己在研读佛经
在这里转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各方势力角逐、兵荒马乱的年岁,跟随着杨虎城一生大起大落的命运,感受这个陕西汉子的江湖血性、家国情怀和步步为营的谋略,再看门厅处那几个字——“虎将雄风一世豪”便会有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