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镇,古村……每每听到这样的名词,就会在人心里勾起一丝丝向往的涟漪。在陕西,只要是和这些名词相关的景区,经过宣传之后都会获得很多人的关注,吸引很多游客前去探访,韩城古城、高家堡、青木川、陈炉古镇等等,都是这几年火起来的。
韩城古城
最近,在西安周边,又有一个古城正在磨拳霍霍向“旅游古城”的目标进发,修复文化古迹,净化美化环境,完善整体布局和配套业态等等,黄小黄实地探访后,发现它已经初具雏形了。
这个古城便是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的“武功古城”。
很多人一听到古城、古镇,下意识地就要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古城镇,因为这些年已经被很多假古镇倒了胃口。经过实地探访,黄小黄要负责任地说,武功镇的“武功古城”是如假包换的古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400多年左右的北周武帝时期,当时,武功古城始建,一直持续到解放后,这里都是整个武功县的县城所在地。
在武功县,虽然城墙、城门等建筑已经无存了,但古老的街巷布局和一些历史性的建筑依然保留着,如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报本寺塔、武功城隍庙,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的关帝财神庙等。这些古迹夹杂在传统街巷和民居里,带给人古风浓郁的感受。
有人会说,既然武功这么好,为什么之前没人知道它。其实很多的古村镇都是这样,没有经过旅游开发、包装之前,虽然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却常常养在深闺人不识,不仅不能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任何改变,反而会因为需要维护等而给当地带来不小的压力。所以,黄小黄觉得,对于这些古村镇,适当的旅游开发其实是一种更好的保护方式,也能给人们现实生活带来实际的改变。
从街道的房子可以看出武功镇已经滞后于时代了
前几年,当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旅游,古城古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武功其实也在动,但是却是小打小闹,根据自身“姜嫄故里”的历史资源开发了一个“江嫄水乡”,却因为风格太跳脱而被群嘲。
这一次,黄小黄很惊异地看到,武功步子迈大了,开始从整城开发的角度去布局旅游产业链。首先是拉大了框架,烘托旅游氛围。沿省道从西安方向,穿过塬沟,一进入武功,首先看到的就是大片绿地,上面有四个大字“武功古城”,然后,你会穿过一个飞檐翘角的城门进入城区。
到了主城区,这里的开发似乎是比较谨慎的,变化比较大的是武功城隍庙前的那条街,整条街都用磨盘石铺路,街道两侧也在大兴土木,看起来将会是武功一条主要的旅游商业街。
历史遗迹型景区,除了关帝财神庙后面还在施工,其他都很完善了,只要外围环境到位,古城游的感觉就有了。
真正下功夫的在古城北关的东侧,沿漆水河到东塬那一片河滩塬地,武功在这里有几个重大工程,其一是漆水河湿地,除了植被养护、卫生管理还略显粗糙外,已经算是一个像模像样的湿地公园了。
其二是“武功古镇”,这应该是要做成“袁家村”那样的仿古休闲娱乐美食区,还没有完工,正在招商。
其三是“隋唐名关”——“美阳关”区域,城门已经建起来了,高高耸立,颇有气势,左边龙王庙,右边东岳庙,两侧塬壁夹峙着一条蜿蜒的公路通向远方,营造出古关的意境。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原本朴实中略显寂寥的古城,经过一番规划装点后,开始有了色彩和活力。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到明年旅游旺季的时候,武功古城就会隆重启幕,邀约八方来客了。
到时,又是另一番气象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7Z5dG4BMH2_cNUgLnAf.html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