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个热点,就是众所周知的王思聪给“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评”的事,在昨天不仅上了热搜,一时间收获1200W+阅读,还让店家在时隔一周多之后终于做出反馈,写了一封回复信,这篇回复被很多人称之为“高情商”,用牛人的差评给自己做了个“满分”广告。
来看看这篇“高情商”的回复。
看完之后,留下的最深印像就是这家日料店的食材,除了新鲜就是新鲜。不过,新鲜是不是就一定代表味美,服务好,或者性价比高呢?
所以,为什么王思聪会给这家人均1500元的日料店只有一星?王校长都觉得菜品很一般对不起这价位的日料店,究竟味道如何呢?
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这家店刚开业时,我们就去品尝过,说实话,当时的真实感受是,这么大的一家日料店,会有多少人来吃呢?虽然菜品精致,新鲜,摆盘精美,但,真心就一个字:贵。
今天,把当时我们吃的那一餐的体验再发出来一次,给大家看看,这家放在全国都算贵的日料店,究竟吃些啥。
【鮨 初云】据说是西南地区的第一家日本怀石料理店,今年四月正式营业。先普及下怀石料理究竟是什么?难道是要抱一块石头?
结果还,真的是。
有种说法是取自修行僧,怀石是“将烤热的温石放入怀中以温暖肚腹之意”,也就是僧人修行时,用热石头来温暖肚子,就可以抵挡饥饿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日本茶道,特别是正式的茶会,相关茶事是很多的,须得耗费不少时间,如果光喝茶,不吃东西,肠胃自然受不了,所以就配上了茶食,但又不能因为茶食破坏了茶原本的禅意,所以只能选些清淡简要的。
这种佐茶的餐食,须费点心思,于是就有了“一汁三菜”,这也是怀石料理的最初形制:
一道汤品、一道刺身、一道煮物、一道烧物。
发展到后来,特别是今天,怀石料理当然不止是“一汁三菜”这么简单了,规格高的,可能多达十多道,包括先付、八寸、向附、烧物、扬物、水物等等。
同时,讲求食材对应季节,口感浓淡调和,逐步将味觉体验推向巅峰,且讲究器皿和环境的统一,在口腹之欲外,也能得到和悦的心境。(所以说,贵,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的吧!)
强行科普告一段落。
【鮨 初云】创始人,叫广部智幸,在17、8岁就入行,24岁便成为知名寿司割烹餐厅料理长,是当年全日本最年轻的知名料理人,作为米其林二星主厨,他在东京三十多年,都是高端怀石料理的首席掌厨。
广部智幸
很多去日本吃怀石料理的朋友,有时可能会发现,地点甚至藏在山林甚至禅寺中,也是为了“和”为一体。
我们体验的是初见祥云宴席,人均1280元(外加10%服务费),这个比王思聪他们一行人吃的要便宜一个档次。
整个餐自然从茶先开始的,喝的是抹麦茶。
第一道菜是先付八寸四品。
在怀石料理里,先付、八寸通常是几种小菜的组合,八寸本来是指千利休用来盛放食物的八寸杉木方盒,后来演变为其中盛放食物的代名词。
我们吃的,有炸过的香鱼和小蟹、低温牛肉、生乳皮配鲑鱼子、蟹味菇皇帝菜,非常“八寸”了,山珍搭海味,应季美味呈现于一盘。
应季,是怀石料理的精髓,被称为“旬”,任何食材都有自己的“旬”,尊重自然,呈现四季,是怀石料理的原则之一。
据说他们只选用当季鲜物,制作上不会添加过度的调味和装饰,而是用细致的选材和简单的料理法“割主烹从”,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美。
海鲜鸡蛋羹。
小小一碗鸡蛋羹,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海鲜,有虾、三文鱼、星鳗鱼,还佐了淡黄的银杏。
鸡蛋羹很快下肚后,是“旬鲜鱼四品”。
在料理中,这通常被叫为向付,就是季节性鱼肉刺身,刺身很多朋友就熟悉了,还可以喊成生鱼片。
刺身作为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料理方式,是有很多门道的,产地、产季、处理方式、调味都是关键。
我们吃的是赤贝、蓝鳍金枪鱼、大竹荚鱼和俄罗斯牡丹虾。
其中好些都值得说叨,比如蓝鳍金枪鱼,肉质肥美,是日本生鱼片中的极上品,我们吃的部位是大脂,又叫做大腹,位于鱼腹前端,是最美味的一部分。
同样的,被被称为海虾之王的牡丹虾,它是产自高纬度北太平洋深海,对水质要求很高,相对是比较珍贵的,非常适合做刺身,怎么形容它的口感呢,有点像冰淇淋入口,完全不腥,很弹。
当然,不腥的一大贡献者,是芥末。
跟我们在寻常日料店吃的不一样,这个芥末可不是管状的,而是新鲜山葵,用鲨鱼皮磨板磨出来的。
我们还吃到了菜单上没有的烤红睦鱼,主厨说,这很正常,因为怀石料理讲究“因旬而食”,所以菜单是不断变化的,可能“每一天都不一样”。(所以,王思聪他们没有吃到应季的那一款,确实会让人不爽。)
下一道吃的是车海老天妇罗。
车海老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就是大对虾的意思,我们吃的是斑节虾,据说虾青素含量,比普通虾要高20%,其他一同炸的蔬菜有小青唐、日本辣椒,芦笋、日本南瓜、红薯。
天妇罗的添汁,是木鱼花熬的鲣鱼汁,配有萝卜泥和姜泥,因为天妇罗本身是没有味道的,淡淡的添汁,可以帮忙调味。
这之后,就有过口的小番茄和发菜,这和刚才的萝卜泥一样,有平衡口感的作用。
因为当天食材的关系,我们没有吃菜单上的黑毛和牛三筋,吃的是黑毛和牛A4,熟悉和牛的都知道,日本将屠宰后,去除皮、骨、内脏的和牛枝肉判定成A5~C1共15个评级,从等级评定中可以从英文字母和数字分别看出两项指标。
这个牛肉是用铁板煎的,厨房煎到五成熟,因为下面是一块非常烫的石板,所以从厨房到吧台的时间,已经有七八成熟。
除了一些蔬菜佐食外,搭配了酱,是酱油、芥末、玫瑰盐和烤蒜片。
下一道是手握寿司,每一个都是现做的。
我们吃的寿司有几款,赤海胆寿司、鱿鱼寿司、金目鲷鱼寿司、金枪鱼寿司和星鳗鱼寿司。
不同的是,我们平常吃寿司,可能会有一个小碟,自己放芥末和酱油,配寿司来吃,但这个不用,主厨把每一个寿司的调料都配好了,直接送进嘴就可以吃。
这是赤海胆寿司,这是来自北海道的海胆,海胆味非常醇厚,并且极为下滑,一口下去,就像直接滑进来的一样,有种很鲜的咸味。
(划重点,海胆!这个就是海胆!)
赤海胆寿司
金枪鱼寿司
星鳗鱼寿司
吃寿司的时候,还配了滑菇味增汤,是赤味增,要搅拌好了才喝,这个我倒没喝出啥特别来。
滑菇味增汤
最后一道是甘味。
在日本料理中,甘味也被称为水物,通俗理解就是餐后甜点,一般是蜜瓜、桃子等这样比较高级的水果,或者一些日式甜品。
以茶开始,以茶结束,最后喝了一杯大麦茶,算是解腻吧~以上就是这一套1280元所有的菜品。
不晓得这一拨热搜之后,价格昂贵的日料店,会不会来一波集体降价,如果真的是,那就太好了,这样我们成都的朋友就不用心疼了,而且还得要严重感谢王校长。
文字|漫成都
图片|漫成都资料库
编辑|棐溪
监制丨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