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顶流之美

2023-08-17   漫成都

原标题:三星堆,顶流之美

顶流三星堆新馆,

我们终于去了!

沉浸式观展的一天……

先放上一批图,

感受一下新出土文物的魅力。

三星堆着裙立人,也被称为“健身教练”

瞧这发达的肌肉、大花臂、翘臀……

“健身教练”背面再来一张,

不得不感慨,这身材真的好!

这件文物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第二件完整的立人形象。

新馆首次展出的文物有近600余件,

样样都很惊艳。

仔细看一圈下来,

只能用“惊艳”和“太神奇”形容。

以下是我们精选的部分文物,

很想说,这主打一个细节之美,

就已经征服所有人了,

不得不感叹古蜀人的“奇思妙想”。

龟背形网格状器,

这一文物出土即被称为7号坑的“镇坑之宝”,

是青铜品与玉器的完美结合,里面是美玉外面是青铜。

这样的组合也是前所未见。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月光宝盒。

新出土的青铜大神坛,人像最多的青铜器。

神坛从低到高由三部分构成。

这是青铜神坛底座,分布13个人像,

被称为“人口密度最高”的青铜器。

放大一个面部细节,这是神坛顶部

顶部还有一个细节是:

一个人双手向上举,

好像在托着神坛,

上端则仿佛是一座高山包围起来的场景。

整个青铜神坛组合起来的高度特别高,非常震撼。

三星堆出土数量众多的青铜人像,

看着很像,其实细节不一样,

发式、冠式,分别代表了不同族群,

不同职能与身份地位。

青铜人像

金面铜人头像

青铜顶尊跪坐人像

拥有苏炳添翘臀,

出道即出圈的扭身跪坐人像

人像以整体浇注成型,

这种铸造方式,

在三星堆遗址也很少见。

青铜跪坐小人像

青铜持龙形杖形器立人像

青铜持龙形杖形器立人像

在万物有灵单元,

可以看到三星堆文物中的虎、蛇、鸟等动物造型,

反映了古蜀人对世间万物的敬畏。

青铜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青铜虎形兽

青铜蛇

青铜神兽器盖

青铜龙柱形器

青铜爬龙器盖

青铜神鸟

青铜神兽

青铜公鸡

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金器,

大多与宗教祭祀有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黄金从何而来,有很多说法。

而古蜀人的炼金术,更是一个待解之谜。

总之,三星堆的黄金制品扑朔迷离,

其中必有神秘的故事。

黄金面具,

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重黄金面具,

重约280克,含金量约为85%。

最后来看另外两样“镇馆之宝”。

“祭山图”玉边璋,三星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这是一件玉质玺印。

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

有着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不仅体现了古代玉器艺术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内涵,

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社会信仰和文化传承。

青铜大立人,被称为“东方巨人”

它是三星堆最大青铜人像。

真正要把三星堆逛够,

其实一天时间都不够,

得安安静静,认认真真

驻足每一个文物面前,

仔细端详,会有一种被吸引的感觉,

被精美的图案所震撼的神秘气息包裹的感觉。

看完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

我们来说说值得大家关注另一个地方,

新馆空间。

自新馆试运行以来,

三星堆这张“国家名片”

受关注程度达到新高,

毕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

新馆位于三星堆博物馆内,占地面积66亩。

比原展馆大了5倍,展陈的文物达到1500余件,

首次展出的文物就近600余件,

其中新出土的文物300多件。

整个造型寓意为:堆列三星,古蜀之眼。

高颜值的建筑设计外观

首先就让人叹服。

建筑本身自成一件景观艺术品。

厚重的黄花岗岩外墙,

透亮的玻璃青铜眼,

饱含历史感的青铜遮阳板,

从西到东三个建筑倾斜堆体的完美曲线。

建筑外墙是8000多块8公分厚的黄色花岗石,

通过数字化建模的方式,

把每一块石头都输入数字模型中,

再通过人工手凿的方式,

塑造出一种沧桑的历史感。

与老馆遥相呼应、时空对话

进入馆内,如同开启一场探秘之旅。

空间一开始比较低,走到中间豁然开朗,

两个巨大的建筑构件,成为空间焦点。

首先是时空螺旋坡道:

时空螺旋坡道,

据称这是全球博物馆里最大的单点支撑螺旋形坡道,

向着大地10米深处旋转。

大厅上空这个“漂浮”着的巨大灯环,

重达12吨。

也被称之为全球博物馆最大的环形吊灯。

吊灯内部的镂空图案,

通过透光的处理,让光渗透出来,

就像一个大“魔戒”。

大厅上方的巨大环形吊灯,

是从三星堆著名的文物之一:

黄金权杖上的鱼鸟纹饰中获得灵感。

展厅拥有目前全球最好的灯光系统,

文物在灯光的照射下,

焕发出最美的一面,

让游客沉浸式与文物“对话”。

从老馆“移步而来”的通天神树,

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高达3.96米,分为三层,

上面有小鸟、果实和龙的造型。

在新馆内神树有了独立的展示空间与光照效果,

让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气息扑面而来。

是的,

这一趟沉浸式的观展,

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了顶流的细节之美,

不得不感慨古蜀匠人的精湛工艺。

也感受到了新馆为这些文物所赋予的更多华彩。

如果你还没有去新馆一探究竟,

我们想说,可以准备动身了。

——漫成都.生活——

文字 | Anyu

编辑 | Penny

图片 | Anyu

主编/出品 | 王红

漫成都小编:manchengdu2019(微信)

内容策划及合作:jinshanmama2014(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