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苍溪猕猴桃,全链开发设计猕猴桃产业链

2019-08-10   广元本地资讯

从传统式粮油到以红心猕猴桃为领军的现代农业,四川盆地北缘的国贫县苍溪,借力农业供求均衡侧结构性改革革新的“大潮”,将现代农业产业链与工业生产、度假旅游业、服务业等深度结合,进入了发展“顺风车道”。

去年,四川苍溪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8.5万亩,年产猕猴桃鲜果12.6万吨,实现“猕猴桃+”综合产值超40亿元。

农旅融合 园区即景区

在苍溪,猕猴桃产业链园覆盖了全县39个乡镇,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链的万亩园区已建成17个,千亩园、百亩园、房前屋后小庭院更是鳞次栉比,猕猴桃专合社有165个,种植、销售与加工的龙头单位有7家,从事人员达22万余人。

高坡镇天螺村的脱贫户罗争光,前些年种植了8亩猕猴桃,去年,这些“摇钱树”给他带来3万余元的收入,让他家不仅“争了光”,还脱了贫、奔了康。

歧坪镇是连续四届的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节体验园所在地。从前几年,除种植户们依靠节会赚得“盆满钵满”外,该镇也有多家乡村酒店餐厅、农家院乐如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龙腾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来的大多是外地人,喜欢本地的特产,我们就开发设计了一些苦麻菜、九大碗之类的‘土菜’,再把泊车、快修、快递等服务引进来,剧烈反响都还不错。”业主李燕玲带着拘谨的微笑告诉记者,今年的采摘节前后,山庄实现收入30多万元。

近年来来,苍溪锲而不舍“一个农业园区就是一个度假旅游景区”,靠拢产业链发展、度假旅游资源、乡村文化等元素,不仅喊响了“醉美梨乡,水墨苍溪”的品牌,更形成了农旅结合、收入倍增的可喜局面:2017年,全县旅客接待量超607万人次,超2010年时的3倍;综合度假旅游收入达36.10亿元,约为2010年的6倍。

全链开发设计 资源即机遇

目前,苍溪的红心猕猴桃产业链主要是以销售鲜果为主。每到9月,大批的鲜果集中化上市,哗啦啦的钞票就进了农民的口袋。

然而,鲜果销售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何如才能延长苍溪红心猕猴桃的“保鲜期”,加强商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其更好充派发挥“富民强县”作用?

“目前我们已经研制取得成功果脯、果醋、红酒、酵素、果酱、果汁等系列商品”,在苍溪县果王食品公司,苍溪县猕猴桃产业链发展局承担人拿起一瓶“闺猕”饮料详细介绍道,“别看这小小一瓶,口味好、果肉多、有特色,如今是苍溪人待客必用的饮料。”记者还知道到,今年的第四届内地·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摘节中,该县华朴农业出产的一盒猕猴桃酵素,拍出了2800元的天价。短期内,苍溪还将聚力研发猕猴桃果素面膜等商品,进一步开启深加工渠道,丰厚商品类型。

根据整体规划,到2020年,苍溪将建成50万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年产鲜果50万吨。“猕猴桃鲜果资源的进一步丰厚,势必给苍溪带来更多精深加工、文化、度假旅游等机遇。”苍溪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祖斌对该产业链“接连不断”很有决心。

打造出品牌,实力即市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选育出全球首个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红阳以来,我县又陆续培养了红华、红美、红昇等一大量新品种。其中红阳已在61个国家和地域申请品种登记,成为全球第三代猕猴桃首选换代品种。”对于新品种开发设计,该县猕研所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吴世权了如指掌。

据知道,苍溪建立了猕猴桃产业链专家库,吸纳了包括吴世权在内的20余名专家,还组建了技术革新团队1个、院士工作中站1个,在各乡镇配齐了猕猴桃技术员,实现“县上有专家队伍,乡镇有服务站,村上有技术员”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研发力,苍溪猕猴桃产业链结出累累硕果,先后得到了内地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国家现代农业猕猴桃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规范化原料出产基地、国家出口值猕猴桃质量安全性示范区等“国字帽”的荣誉,蜚声国际性。9月,该县又通过了省级国家地理标示商品苍溪猕猴桃维护示范区创建验收。

今年以来,苍溪借与浙江省三门县的物品部扶贫合作之机,请来高端农业技术人才,到苍指导产业链发展。今年的红心猕猴桃采摘节,苍溪人还将猕猴桃“卖”到了大海之滨的三门,谱写了一曲苍溪红心猕猴桃与三门小海鲜的“山海恋歌”。

苍溪人的雄心不止于此。“到2020年,除实现综合产值破百亿之外,我们还要建成 ‘世界红肉猕猴桃之都’,苍溪人将为此不懈奋斗。”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