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旺苍县:治好山洪沟 青山绿水里奔小康

2020-03-29   广元本地资讯

蓝天白云下,碗厂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河两岸,具有川北特色的民居鳞次栉比,盛开的油菜花铺满田野,在偶尔空置的田地里,村民三三两两地忙着播种玉米……这是3月25日记者在旺苍县三江镇桃红村马家碥的所见。

难以想象的是,2019年之前,当地群众却把碗厂河叫做“山洪沟”。

“夏天一涨水,我家临河的那1亩田,就被冲跑了2∕3。”回忆起碗厂河治理前的情况,桃红村马家碥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何小平形象地说,“要想有好的收成,完全得靠天‘吃饭’。”

“不但如此,山洪带来的淤泥和杂质还严重堵塞河道,导致河道水质极差……”45岁的何小平补充说,他打小就生活在这里,每每只能望水兴叹。

作为横亘在马家碥群众心中的“梗”,有包括何小平家在内的453户2102人(其中,桃红安置小区有贫困人口256户1099人)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常年因洪水被淹被冲而减产。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碗厂河的水患?

旺苍县因地制宜,从2015年开始在桃红村片区整合实施山洪沟综合治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污水处理等项目,并通过新建防洪堤1326.17米,综合治理河道1公里,配套建设生态河岸护坡、在堤顶建设宽3米的沥青道路……让昔日的山洪沟彻底变了样。

“河道从以前的4米变成了近30米宽。去年夏天,涨水时沿岸的水稻田没有一块被淹。”三江镇三江坝社区三组组长何正金罗列了碗厂河实施山洪沟治理项目后带来的4大好处:“河道更加畅通,有效保护了农田,美化了沿岸环境,沿岸住房更加安全!”

今年60岁的何正金坦言,河堤未建成前,一遇到涨水,他都得挨家挨户通知沿河住户做好防洪准备。“白天还好说,要是晚上涨水的话,只得打电筒到河边看水情,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后怕。去年河堤建成后,防洪的压力小了很多。河堤上安装有路灯,水情一看就晓得了……”

同为桃红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何从明则说,混凝土建成的河堤非常牢实,成为大家平日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再通过沥青道路把桃红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与三江镇场镇连成一片,“更加增加了大家搞发展,共同奔小康的信心”。

“河堤是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修建的。有河堤的保护,沿岸530亩农田进一步提高了粮油果蔬的生产能力。”旺苍县水利局局长严晓东介绍说,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就近务工等方式,成功带动180户302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同时,桃红村群众正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模式,积极引进流水养鱼产业,进一步拓宽门路助民增收。

据悉,近3年旺苍县将力争再综合治理山洪沟3条。在“十四五”规划中,旺苍县拟将综合治理山洪沟14条,有效保护耕地3000余亩,让5万余群众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