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关心学业和前途,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品行教育,那样教育出来的精致个人主义者,对国对家有害无利。
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最近被网上一则消息感动了。
西安8岁女孩李姿洁,为了唤醒植物人姥姥,每天在床前为姥姥吹奏葫芦丝,一坚持就是两年。
姿洁还常常帮着妈妈照顾姥姥,为姥姥翻身,喂化痰水,倒尿等。
“希望姥姥早点好起来,坐起来看看我,做我最喜欢的柿子饼。”
小姑娘的言行朴实无华,却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家长。
“这才是真正的教子有方。”
“孩子懂得感恩,是做长辈的最大福报。”
“妈妈和姥姥没有白疼她一场。”
当传统观念逐渐式微;
当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强化;
当孩子成才成为家庭教育压倒一切的主旋律;
当啃老,弃老,自私冷血成为某些年轻人的标配……
此时再看看善良懂事的小姑娘,真的会有一种对小姑娘父母的艳羡嫉妒:
“家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最昂贵的财富呀!”
最近,一桩“28年抱错娃”事件引发的悲欢离合,令人嘘唏不已。不说错位亲情带来的震惊伤痛;不说两个男孩一个因为遗传性肝炎被耽误了肝炎阻断针,另一个健康却一直被打加强针;不说肝癌后期的这位儿子,担心被两边家长嫌弃,也不愿拖累大家,那种复杂难言的苦痛…….
如今,这件换子案有了令人欣慰的续篇。
两家一致决定:两个儿子两家共同拥有,双方结成幸福大家庭,不排除将来在居中城市购置房产,以图来往方便些。之前希望割肝救子的母亲表示,继续全力为儿子治疗,不会有丝毫放松。亲妈也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救治儿子的病。一派众志成城,和谐温暖的景象。
那个似乎被晾在一旁的另一个儿子,表现出更令人钦佩的心胸。他明白,今后要赡养四位父母,担起两个家庭,还要尽最大努力救治兄弟。这位协警小伙,毫不犹豫做出了承诺,担起了责任。
病魔无情人有情,病重小伙不但没有失去现有的爱,还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帮助,对双方父母的未来,也能够放心交付了。
中华美德,孝老敬亲,感恩图报,第一次除去了人们印象中封建陈旧的印象,活生生热辣辣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和眼眶。
培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功,于自己有福。
建议一,感恩孝道从小开始。儿子幼小时,我带他去探望生病的母亲,一边走一边告诉孩子:“亲人生病了,要去探望,询问病情,送上礼品,这是为人之道。”一边走,一边和儿子谈论购买什么食品合适。高中时儿子用零花钱给我买生日礼物,工作后,更是不忘给父母姥姥奶奶发红包,买礼物,求医问药,过节带着妻儿回乡省亲,被兄弟姐妹们奉若楷模。
感恩孝顺,要从小抓起,点点细节中体现。不要小时不讲,大了再去责怪孩子不懂事,除了逆反隔膜,再也没有别的效果了。
建议二,让孩子感受人间烟火。参与生活的过程,也是孩子完善认知,完美人格的过程。通过做家务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来自于付出和奉献;通过了解生活方方面面,当家熟知知柴米贵;通过了解父母的工作,体会谋生艰难。要把最好的送给孩子,也要把最该知道的信息,传达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懂得世事艰难,父母不易,才会想到报答和回馈。
建议三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戏曲《锁麟囊》就讲了一个行善积德,因果报应的故事。这样的文学作品很多,这也是中华文明的精萃所在。教育孩子,要从精神和心灵上给予正能量,用真诚善良,知恩图报的雨露,滋润一代年轻人孝亲报国的美好情怀。
建议四,家长做出榜样。儿子出生后,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改变了对婆家敬而远之的态度。假期节日常去拜望,舍得花钱,舍得时间,也学会了包容。因为我知道,我的背后有一双纯真无暇的眼睛。与其将来埋怨儿子不回家不关心父母,莫如现在做出榜样,无声胜有声。很多家长吐槽孩子自私冷血,请这些家长反观一下自己,是否对家人长辈缺乏温度和谦恭,给了孩子一个不太好的榜样呢?
无数案例告诫我们, 为人父母,不要只负责学业,只关心前途,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品行教育,那样教育出来的十有八九会成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对国家对父母有害无利。
最近,“海外小留学生”话题一直热度不减。离开祖国和亲人的怀抱,远离中华文化的滋养,这些小孩子喝洋墨水长大,很大可能会出现数典忘祖的情况。这些家长更要悉心研究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为异国他乡的孩子装上一颗中国心。
真的,很有必要。
作者: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头条号签约作者头条青云获奖者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