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他们是金寨80后的榜样,90后的标杆,00后的骄傲

2020-02-15   视觉金寨

张冲乡:红马夹,呼应着“逆行者”的召唤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神出鬼没般入侵着每一个无辜的生命,逆行者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此同时,一大批志愿者身着“红马夹”,硬核施措,劝阻着出行者的脚步,运送着群众急需的柴米油盐,踊跃捐献着沸腾的热血。在张冲乡,有这样一群夙夜奔波的身影。




他们是70后的楷模。严峻的疫情形势刻不容缓,“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治新冠肺炎的关键,张冲乡全面发动党员、干部、村民组长、退役军人、退职村干、进步青年等等,举乡而为,共同抗疫。张冲村70多岁的老党员唐玉荣不仅捐出自家的账篷,搭建好后用于劝返点值班外,他还主动参与值守巡逻,劝返出行的车辆和人员;该村退职老村干桂大春,主动承担起所在村民组的防疫任务,不怕得罪人,撵聚集,劝返程,对返乡人员及时报告;黄畈村70多岁村民汪明仕,10多天来一直坚持在劝返点值班,流波新村60多岁老人胡常春,率先在小区门口设置的卡点值班,一坚持就是20多天;流波村“六安好人”王家全,身先士卒,帮助政府在张冲大桥头搭建设置劝返点,免费做好电力保障,为值夜班的同志们提供服务。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夹,以志愿者的身份践行着爱与责任。



他们是80后的榜样。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黄畈村个体工商户杨斌,自疫情发生以来,想方设法调运生活物资,在确保辖区村民供应的基础上,还无偿支援兄弟村,每天他都无偿给乡村设置的劝返点上的提供必要的生活物品;热血青年朱成军,在张冲乡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报名当好“江淮义警”,主动提供私家车,每天配合全乡巡逻,无论白天黑夜,无怨无悔;张冲村个体工商户雷龙、王家宏全天候在劝返点值守、发放宣传品、无偿提供车辆为群众购买生活用品,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志们,不分昼夜,辛苦驻守在防疫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是90后的标杆。张冲乡流波村青年陈勇刚,得知乡指挥冲防疫消杀物资紧缺,他想方设法争取外援,及时给乡指挥部送来了20筒75%的酒精;陈磊,一个爱美的90后姑娘,在劝导邻居和家人不要外出、支持乡村工作的同时,还将自己备用的100个口罩无偿捐献给乡派出所执勤的干警,他们是90后,众多无私奉献者中的一员,有他们的支持,战“疫”一定赢!



他们是00后的骄傲。黄畈村退役军人汪启宇,自疫情爆发后,就开始协助乡村干部做好宣传、劝返隔离、值班巡逻,黄畈村大学生汪玉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与众多志愿者一起,巡逻、劝返、帮群众购物;当“热血告急、驰援武汉”的号召刚刚发出,张冲乡40多名青年捋起袖子,争相献血12300毫升……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前行,前方有无数逆行者尽锐出战,大后方有众多志愿者尽数支援,相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来源:张冲乡(胡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