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芦阳镇响水村:共筑美好中国梦 开拓创业致富路

2019-08-14   景泰融媒

在芦阳镇响水村村委会的展板墙上,写着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后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其治国理政价值理念的宣誓。村委一班人以此为镜,着力引入外来企业,发展盐碱水养鱼和山区文冠果种植两大产业,引领全村改变贫困面貌,共筑美好中国梦,开拓创业致富路。

响水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村里有8个村民小组,559户2154人。2013年,村里有贫困户79户292人,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13.5%以上。如今村里的常住户只有206户844人,大部分人都因为土地产出不高,离开村子去城里务工求学,企业引进后,为沉寂的村庄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响水村党支部书记 段吉武:现在看见的这一片沙地就是荒搁了20多年没办法种田,种上也不长,2017年至2018年,我们把这个企业引进以后,来这个地方改良还田。一个是给我们响水村带来集体收入,第二个是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年出五六十个打工的,一到开春这个时间和秋上的时候补树,整个的打工人全部是响水村的农户,到这个地方男工妇女打工,一个是解决经济上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劳务上的问题。


响水村总耕地面积有三万六千多亩,其中水浇地只有两千一百亩,盐碱地就有一千五百多亩,而村里的旱地却有三万两千多亩,占了全村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八以上。以玉米、大麦、小麦、油葵、胡麻等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产量低、收入低,严重制约着群众的经济发展。退伍军人梁志力响应村委会号召返乡创业,成立景泰县响水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一千两百多万,在荒山荒坡上发展起了以文冠果为主的新农业。

景泰县响水农林牧专业合作社 梁志力:服役回来以后通过村上的号召,在村上承包了将近两万亩的旱沙地,种植了文冠果。相继后来我们种了蔬菜、养了黑猪,包括一些造型树。关于用水问题,一是通过水车的拉运,二是通过管道的上水工程,采用了滴灌、人工浇水、喷灌的模式。

旱沙地有了水,山坡绿起来了,村里的群众也看到了新的“钱景”。

景泰县响水农林牧专业合作社 梁志力:咱们平时这个基地用工,首先考虑用咱们响水本地的村民,每年给咱们响水带来务工收入将近70万,带动贫困户40余户。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咱们附近村镇的村民走向一条致富的道路。


村里还有草原面积九万亩,水域面积八百亩。村委会一边想着继续扩大文冠果的种植面积,一边还想着利用灌溉回归水发展盐碱渔业,自2017年试养殖开始,先后发展了四家养殖企业。


响水村党支部书记 段吉武:我们在2017年通过政府介绍,引进一家企业,2018年我们引进了三家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带动的是我们响水村的贫困户四十户,他是每个鱼塘带动二十户,每年给我们贫困户增加经济效益是3200元,另外加入股分红是80元。

如今的响水村,山水环绕,绿树成荫,盐碱水养殖得到了长足发展,养殖企业信心十足,不断拓展着养殖规模。


银腾渔业负责人 李文双:经过2018年至2019年这么养鱼,中华鲟、虹鳟、梭边,这些鱼非常好,我们又扩建了育苗棚。扩建了五亩地的散养池,我们一扩建起来就带动精准扶贫户,我们也是响水人,帮助他们往好发展了。(融媒体记者:谢志刚 蒲海荷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