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家街道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提高辖区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来抓,按照“六化十二提升”标准要求,全 力以赴、靶向发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街道56个村庄变化显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极大提升。
情系民生 宜居乡村入画来
蜿蜒的跃龙河穿境而过,浸润了灵秀之气,也见证着文家街道和合共生、徐徐展开的新生 活。
南官桥村便是其中之一。村 庄东侧的跃龙河由于疏于管理, 河道一度成为垃圾场。借助人居 环境整治的东风,南官桥村将河 道进行清理疏浚,目前,河道两 岸游园正在建设中,不久之后, 这里将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 去处。
不仅如此,今年该村再次 投资 160 多万元,硬化村内道 路 6000 多平方米,“户户通” 工程全部完成;栽种绿化苗木 1000 多棵,新修排水沟 3000 多米,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上 档升级。
村民穆成良介绍说:“原来 村里的巷子和胡同都是土路, ‘出不来进不去’,通过今年整 治,硬化了路面,户户连通,新修 了水沟,排水也不是问题了。”
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军说: “从村‘两委’成员到党员、到群 众都非常支持,之前老百姓在河 道两旁搭建了棚子,得知要进行 人居环境提升后,主动全部拆 除。”
今年以来,文家街道街、村两级投入4300余万元,着力推进“六化十二提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目前 ,街道31个村4629户完成旱厕改造,56个村全部完成绿色公墓改造,并针对棚改、搬迁改造村规划建设50亩镇级公墓一处,形成了冀家、 吕家、苏家、桑家营子等一批特色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遍布 村庄,村志编修、村史追忆、村风传承等蔚然成风。
因村制宜 群策群力谋长效
走进文家街道桑家庄村,整洁的道 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生动漂亮的墙面 彩绘……到处都是干净靓丽、秀美宜人 的美丽乡村景象。这其中,一块块标识 牌引起行人驻足——“尊敬的桑延宾乡 亲:您对这块绿化地的认领,是对本村 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巨大支持!希望你 经常对它养护,保持它的洁净,让我们 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宜居,谢谢!”
标识牌中的主人公桑延宾说,自从 认领绿地后,他每天都要围着绿地转一 圈,或是捡拾落叶,或是浇水修整。在桑 家庄村,像桑延宾一样认领绿地的村民 还有103位,他们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 整治行动中,绿地正成为村子的一道靓 丽风景。
据介绍,今年以来,桑家庄村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共计投资480万元, 先后改造城市污水管网、自来水管网、 铺设路沿石和人行道,建设文明实践 站、老年人公益助残点、乡村记忆馆和 四处游园,全村房屋全部按照“徽派”建 筑装饰风格重新粉刷,风格独特。对于村庄的巨大变化,村民赞不绝口。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洁居工程,准备投资300万元建设沼气站,把沼气全部引入各户,把沼液通到各户的大棚中去,沼渣用作肥料,方便村民,干净村庄。”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桑汉平 说。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林涛介绍,下步,街道将建立长效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出台考核办法,明确奖惩措施, 实行以奖代补,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引导党员群众人人出力,并建立环境整治微信群,积极晾晒工作动态,形成比学赶超、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力争让文家“一时美”变“时时美”。
本报记者 李倩
通讯员 田美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