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春市人民大街的改造工程开始施工,除部分路段辅道加宽外,马路边石、方砖、路灯等也进行了更换,那么,拆除下来的材料都哪里去了?
8月29日,长春市建委维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以人民大街改造为例,向中国吉林网介绍了更换下来的旧材料的利用。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人民大街(火车站站前广场至南四环)道路改造,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老旧管线改造,以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为指导思想,以家装艺术、多元交融、协调延续为设计理念,以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为原则进行路面、人行道、路灯改造,总长度11.2公里,计划9月20日前完工。
人民大街历史街区改造工程预计拆除方砖49000平方米、边界石70000米,目前用于东环城路上人行步道改造项目上的方砖为30700平方米、边界石1728米,利用其它街路维护的方砖16000平方米、边界石6975米,其余旧材料将统一集中存放,用于今后道路日常维护、改造。材料的最终利用率约在90%以上。
据介绍,目前,维管中心道路改造工程共拆除方砖70500平方米、边界石72400米,截至当前已重新利用了方砖55000平方米,边界石11300米。除破损严重废弃方砖13000平方米,其余旧材料都统一集中存放,计划用于今后道路日常维护、改造中。其中的旧材料主要是利用于东环城方砖改造及其他道路维护中,材料的最终利用率约在75%以上。
为什么长春市年年对部分街路方砖步道进行提升改造?遵循哪些原则?
对于这个问题,维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给出了答案。据介绍,由于方砖步道建设时期不同,已陆续到达使用年限,存在不同的破损,且已进入维护养护的周期。
此外,即有的方砖步道大多为非上车结构,随着停车需求的增大,为了满足使用功能需要进行改造。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提升道路品质,增加城市特色和活力,需要进一步对城市道路进行提升。
在道路维修过程中,对拆除的方砖、边石等旧材料,遵循“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原则,充分考虑循环再利用,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确定旧方砖、边石可利用数量及利用位置。
截至当前,维管中心负责的道路维修改造项目方砖、边石利用率约为80%,拆下来的旧材料,能利用的,直接原地利用,多余的将集中存放,由专人进行保管,用于今后的道路的日常维护、改造中。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志明 (图片为中国吉林网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