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云先生一生致力于评剧艺术,她融合了评剧初期刚劲酣畅和新唱腔的柔媚洒脱,唱腔优美、音域广阔、刚柔并济,独具一格的创立了评剧的新派别--"韩派"。
成为评剧艺术中全国公认、深受戏迷欢迎的流派之一。
韩少云这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图虚荣、只为艺术,不计门派,精心育人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人才。
她教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杨晓彦、胡桂秋、冯玉萍、周丹、宋丽、杨小彦、刘虹等,这些艺术界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出自韩少云的调教。
她的一生成就是辉煌的,但她的童年是坎坷的。
韩少云3岁时,其父出走不归,母亲带领守贞及其弟扣锁(后改名韩少宝)到山海关、昌黎等地谋生。不久,其母与正在昌黎"天娥"戏园子演出的韩德金结婚,守贞姐弟自此改为韩姓,落户于玉田。
韩德金是玉田城内人。他是个"戏母子",能演很多戏,又很讲义气,对贫苦艺人常常解囊相助。
他一眼看出小守贞具有演艺天赋,决心把她培养成"角儿"(即能扮演主要角色的著名演员)。但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拳脚相加。在他的近乎严酷的督促指导下,守贞姐弟俩每天早晨5点起床,到市郊的坟地里去喊嗓,直到喊得浑身热气腾腾方才罢休。然后是练习武功。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使守贞演艺大进。
13岁时,拜著名评剧演员刘子西为师,学了《开店》、《哭井》、《朱买臣休妻》等10多出戏。14岁时,戏园子上演《五女哭坟》,韩德金的哥哥、韩少云的二大爷给守贞"票"了个"五女儿"的角色,还给守贞信口拈来一个艺名:韩少云。由于这出戏一炮打响,韩少云这个名字也便在观众中不迳而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