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你和同事该如何相处?“科学防疫专家谈”

2020-02-03     福建新闻广播FM1036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突如其来的疫情波及全国

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福建新闻广播《共享大医生》

推出抗击疫情特别节目《科学防疫专家谈》

我们请来了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呼吸科主任

张志岷主任医师

与听友网友畅聊疫情防疫期呼吸道健康


张志岷医师在节目中

解答了网友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小编为大家筛选部分问题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提问者


现在到了返程的高峰期,返程路上,大家需要注意做好哪些防控呢?

专业解答


首先要正确科学地戴好口罩,保护自己的呼吸道。

第二个就是要注意勤洗手,尤其是打喷嚏流鼻涕接触到呼吸道的分泌物时候,要及时洗手。

第三个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安全距离,人与人之间最好保持一米以上。

但返程途中在公用的交通工具里面,很难做到,所以鼓励坐私家车回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


提问者


很多单位要复工了,复工后大家应该如何做好防控?

专业解答


复工期间,防控措施的原则和返程是差不多的,很重要的一个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开窗通风一天不能少于3、4次,每次都是2、30分钟,保护室内的空气清新。

尽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米以上,人群不能过于密集,密集人群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强调勤洗手,如果我们每天有接触到外界的东西,要及时、科学、合理地洗手。

如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在工作中戴上口罩,也能加强个人防护。


提问者


外出回来,感觉全身都沾上了病毒,进家门要怎么做呢?

专业解答


进门洗手,正常脱衣服,换成居家衣,摘下口罩,放在一个封闭的塑料袋里。

提问者


洗手要用有肥皂、香皂还是洗手液、免洗的酒精洗手液更好?

专业解答


要科学合理洗手,关键洗手的过程要用清洁的流水来洗。用上肥皂,一般洗手要超过20秒钟以上,可以把手上的病毒清除80%以上。

第二个在洗手的时候要注意全面,不只是局部,手腕、手指缝、指甲这些比较细节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如果周围没有流水,可以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提问者


有些家庭特意买了紫外线消毒灯,这个有必要吗?

专业解答


这个属于防护有点过度了,紫外线消毒灯用于普通家庭可能是没有必要。

普通家庭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开窗通风。如果是家里有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加强防护采用一些紫外线的办法,还能理解。但要注意紫外线对眼睛对皮肤都会有伤害,如果没有医疗人员的指导,最好不要在家里用。


提问者


如果只是戴口罩出门取了个快递或者外卖,口罩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专业解答


如果只是取个外卖,没有去人多的地方,这个口罩还是可以用的,把它放在相对比较清洁的地方,戴在脸上的一面一定要清洁。


提问者


口罩可以洗一洗再用吗?

专业解答


我们现在戴的主要是一次性的口罩,洗后再用肯定不行。有些群众戴布口罩,我们并不主张,因为布口罩它没有防病毒的太大的作用。


提问者


大家热议抢购“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普通人在没有患病情况下要不要自行服用?

专业解答


现在的报道是说双黄连口服液能抑制病毒,不是说预防病毒。

“抑制病毒”就意味着病毒实际上已经侵入到人体内了,要抑制它的繁殖。但大众都是抱着预防的心理,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感染,就想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来预防,这是没有必要的。

是药三分毒,在预防的时候去口服,反而可能导致不好的效果。


提问者


不知道自己是感冒了还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了?

专业解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平均在2~14天左右。感染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乏力、干咳、气促、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差、食欲差;部分患者发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普通感冒:和季节关系并不大。早期咽部干痒或有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精神、食欲、睡眠差别不大;如无并发细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愈。

流感:突发高热,头痛不适,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早期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患者会有流涕、鼻塞、干咳、胸痛、恶心等症状。有时还伴随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复工后,你和同事该如何相处?“科学防疫专家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LJ1CnABgx9BqZZIRKM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