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有多少个孩子,到老了,最不孝顺的总是这个,别疼错人了
毛毛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作为家里唯一的独苗苗,可以说是活的呼风唤雨,家里人就把他视为"小祖宗"。四岁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里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他们让奶奶从老家搬到城里来,然而毛毛已经习惯了父母的习惯,所以他根本上不尊重他的奶奶,有一次,毛毛在妈妈的房间里翻来覆去的找零花钱,他想要买零食,但却被奶奶抓到了,毛毛就被奶奶呵斥了几句。
从来没有被骂过的毛毛,在听到奶奶的训斥后,他恨不能接受,他非但去跟奶奶顶嘴,甚至有要打奶奶的冲动,这时候父母也刚好下班回家时,奶奶就反映了这件事,谁知道父母不但没有训斥毛毛,反倒是给了毛毛零花钱,看到毛毛父母的行为,奶奶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我不能带这个孙子,他将来会是个不孝的孩子。"听奶奶这样说孙子,毛毛的父母也很生气,立刻决定让奶奶回老家,不需要她带孙子。
我们也知道,溺爱孩子会毁了自己的孩子,当父母宠坏了孩子时,不孝的种子已经种在他们身上,总有一天他们会爆发出来。俗话说"养子防老",但养孩子真的能防老吗?其实,不管你有多少个孩子,人们只能到晚年才知道,孝顺和不孝顺的孩子到底是哪一个?有些父母到老才后悔疼错了孩子,教育孩子需要合理教育,过分溺爱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变成不孝的孩子,这些陈词滥调的大道理我们抖动,但许多父母却依然在这么做。
当然,父母也都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孝顺、懂事,事实上,这也是人类的期望,但现实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不孝顺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最宠爱的,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长大后孝顺父母,尊重他人,父母就得从幼年起开始培养他们,也不要宠坏自己的孩子,否则迟早伤害到自己身上,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孝道呢?
一、家长应教导子女懂得规矩、礼貌和礼仪
一般情况下,识大体顾大局的孩子都很孝顺,他们受规矩约束,所以他们有良好的品行,会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因此,父母教导他们要懂得规矩,懂得礼貌,知道礼仪,实际上这么做也是在更好地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要让他们"野蛮"生长,如果成为了野蛮孩子,他一身都会有很多的坏行为,未来的生活也是不幸福的,所以我们要为了孩子的利益,为孩子建立起规矩,要让他们懂礼貌讲利益,从小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的孩子,将来也会非常的孝顺。
二、父母对长辈要孝顺,要以身作则
在我老家有这样一户人家,两个儿子都是小老板,但他们很早就搬到城里居住了,孙辈的也在外地上学,老家只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老人的老伴也很早就过世了,老人儿子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回来看望老人,这位老人觉得长子和小儿子都不是很孝顺,曾经创业的时候,自己的"血汗钱"都被两个儿子吸干了,现在他们已经有钱了,却对自己的长辈不闻不问,曾经老人生病了,两个儿媳妇也不过问老人身体怎么样,孙辈更是不来看。提到这些,老人笑着说:他们现在对我不孝顺,将来他们的孩子能对他们孝顺吗?我现在老了就这样了,但他们还没有到老年,到时候就要受更多的罪。
中国的孝道是先人继承的,如果没有长辈的继承,恐怕就没有孝道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孝道对后代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想要被养老,首先自己要做到孝顺父母,以身作则,传承孝道的优良品格,这样孩子才能受到影响,他才能够孝顺。
三、父母应在子女年幼时更多地陪伴子女,同时教导子女要心存感激
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更多,会使子女有安全感,这也增强了亲子关系,这种安全感会使孩子们更有责任感,他们会有保护父母的愿望,这样父母老了就能得到更多的陪伴,孩子和父母自然会有深刻的感情,将来会更加感激父母。同时,你也可以感激你的孩子,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它是为了帮助你,即使这种事情是小事情,但也要去感谢孩子的帮助,这样孩子才能潜移默化的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也更孝顺,他们铭记父母对自己的帮助,所以当父母需要自己的时候,他们会站出来。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是父母一生最大的收获,哪个父母不想在年老的时候享受天伦之乐呢?作为宝妈的我认为,父母多关心孩子,多陪伴,少责骂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孩子的内心也才会充满阳光,才能健康成长,只有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懂得孝顺。你们是如何培养孩子孝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