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只是购买的心路历程,没有太多干货……
最后还是没忍住,买了 iPhone 11 Pro,暗绿色版本。
回顾整个过程,其实情绪很纠结。
在发布会前,苹果放出了海报,上面写着“致创新”,恩,肯定有刺激人心的内容发布!
于是在 9 月 11 日凌晨 1 点,等在电脑前看直播。
一开始就是苹果产品的回顾,设计得很简洁,有创意!
接下来就是介绍游戏服务 Arcade 和电视剧集服务 Apple TV+,看来苹果在服务领域上的脚步真的在加速!
不过自己也不怎么玩游戏和看剧,好吧,没什么关系。
到了 iPad ,天,新款的 iPad 除了支持 Apple Pencil ,也支持键盘了!而且起售价只要 329 美元(国内 2699 元),与 iPad Pro 相差了 3632 元!
看了一眼身边的 iPad Pro ,有点想哭。
到了 Apple Watch ,感觉进入了情感篇。
苹果放了一则视频,有位母亲通过表避免了心脏病,有位老人通过表拯救了生命,还有位孩子通过表与耳机配对,跑步时避免了外部干扰——总之,它通过植入场景,改变使用者的生活。
通过个人的故事来引起共鸣,确实有代入感!
然后就继续秀肌肉,比如可以测分贝,可以跟踪月经周期,可以一直保持电量,可以实现指南针功能,以及更多的表盘……
恩,看起来不错。不过自己也用过一代,最后还是回归了机械表。因为……还是感觉机械表更好看。毕竟手表这东西,除了看时间,配饰的作用已经大于功能的作用。
之后看官网,有一句介绍让人怀疑自己对“表”的定义有误……
对了,我们提过这块表还能看时间吗?
按这个逻辑:
对了,我们提过这件衣服还能穿吗?
对了,我们提过这支笔还能写字吗?
……
接下来就是 iPhone 11 了。终于来了!
· 提供紫、黄、绿、黑、白、红6种配色;
· 全新人像检测技术,支持识别猫、狗等宠物;
· 前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可实现慢动作捕捉;
· 视频支持 4k/60fps、侵入式体验的视频播放;
· A13 Bionic 处理器,续航时间相比 iPhone XR 也提升了一小时;
· ……
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摄像头上唯一被惊艳的地方是夜间模式。
恩,好像确实还不错。
最后就是王牌 iPhone 11 Pro,它的主打是三个摄像头。其中两个跟 11 一样:广角和超广角,还有一个是长焦。这意味着,可以实现 4 倍的光学变焦。
——之后查看官网,里面提到 iPhone 11 Pro 因为有了长焦镜头,可以实现更专业的人像模式。两者的差别在哪,还有待研究。
至于 iPhone 11 Pro 的其他升级,感触就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 更强的防水:可在 4 米水深停留 30 分钟。
· 更好的屏幕:超视网膜 XDR 显示屏。
· 更长的续航:视频播放最长可达 18 小时。(这点真的比不上安卓啊!)
· ……
恩……是的吧。
最后就是介绍了苹果线下店,这里可以体验和购买苹果产品,可以上一些课程……
恩,好像更多朋友去的目的只有一个:维修……
看完发布会后,自己的心情有点 down 。要说创新呢,确实有,你看处理器完爆其他品牌,还有机器学习,扬声器的效果,更好的屏幕等——这些肯定在使用上会带来一些更优质的体验。
但是,最后留下印象的,就是那三个摄像头。
好吧,可能是自己太过表面,不懂得底层的积淀。
于是,发了一条微博,说手上的 iPhone X 还能再战一年。
但是……
等到预购的时候,自己竟然还是没忍住……
为什么?
因为我又脑补了自己平时用手机的场景,摄像头还真的是最经常用到的!
比如,给他人拍人像,甚至在旅途中被评为了“人像摄影师”。那新的 iPhone 可以通过三个镜头、不同的焦距、夜景模式玩出更多的花样。恩,这又确实有点吸引力。
iPhone X 人像模式效果
又比如,做各种记录,都会涉及到拍照和标注。现在的手机很难拍出更广的视角,而新的 iPhone 可以。这意味着,以后的记录会更加全面!而这一块,基本上每天都会用到。
如此说来,看似不大的功能提升,对自己确实很有必要。
你肯定会说,很多安卓手机也可以实现啊!
但是,我已经被苹果生态系统绑定了……
举个例子,当我在听讲座时,打开印象笔记记录,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调出 iPhone 的摄像头,拍完后照片就马上导入到笔记里。
由比如,当我在 iPad 上画了一张图后,可以通过“隔空投送”马上传到电脑上,马上就排版到文章里。
以及,仍然有那么一些优质软件,只在苹果系统里才有。
· 比如 DayOne,写日记真的好方便。
· 比如 PDF Expert,确实是阅读和处理 PDF 的好工具。
· 比如 MindNode ,用它做思维导图真的又简单又漂亮。
· 比如 Ulysses,真的是最好用的 Markdown 文字编辑软件。
Ulysses
MindNode
DayOne
PDF Expert
而最后真正让自己下定决心的是:给自己的三十岁生日礼物。
是的,一旦不从功能性角度出发,而是从仪式感角度入手,似乎决策的模式就改变了。
最后还是点下了购买键!
——这就是整个购买过程的心路历程。
不过既然买了,那之后的体验文也要在路上。
这一次要好好写,才对得起这笔花费。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