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6,13分的落败,却是中国男篮本次世界杯打的最好的一场比赛!至此,中国男篮结束了本次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全部的征程。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今晚中国男篮迎战尼日利亚的比赛九死一生,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太多的球迷围坐在了电视机前。然而,结果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差距就是差距,CBA打不过NBA。更为遗憾的是,中国男篮进军明年日本东京奥运会的可能性,也基本画上了句号。
九死一生的结局,却成了中国男篮最好的一场比赛
比赛中,杨毅在易建联的一次暴扣之后,激动地感慨道:“他不想奥运火种断在自己的手上!”然而,比赛的结果却掐断了32岁的易建联最后的奥运梦想。
易建联是中国男篮过去十年唯一不变的核心
男篮奥运落选赛,国际篮联把参赛球队数量定为24队,共分4个小组,小组排名第一的球队获得出线资格。从目前情况来看,本届世界杯的劲旅土耳其、德国、加拿大、立陶宛等球队都将出现在奥运落选赛中。除此之外,有消息称,无缘本届世界杯的欧洲篮球强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也对落选赛资格志在必得。想要通过强手如林的资格赛获得入场券,比本场比赛获胜的难度大了N次方的量级,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阿联已经告别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奥运会
然而,比进不了东京奥运会更加令人焦虑的是中国男篮未来十年的“至暗时刻”。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眼睁睁、无法回避的现实。
无论是下一届世界杯、奥运会,中国男篮的第一中锋易建联都已经结束自己的使命,不再出现在国家队。实际上,从本届世界杯的比赛中,人们可以看出,易建联依然敬业、职业的表现和稳定的得分能力,但的确也和他本人的巅峰时期有所下滑。四年后,已经36岁的易建联更不可能再大杀四方,如今天般的拿下27+6的个人表现。在姚明之后,撑起了中国男篮近10年的一哥,将迎来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的落幕。尽管这样的落寞,更显悲情的色彩,但这就是命运,无法抵挡、不可改变。
这可能是易建联时代的中国男篮最后的身影
而无论是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周琦,还是新晋的CBA联赛中MVP的王哲林,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都不是能成为“下一个易建联”的合适人选。中国男篮将失去唯一的“硬核”。当年我们有巴特尔、姚明乃至易建联,但未来十年,我们没有一个合格的、足以称霸亚洲的顶级中锋。
他们都不是中国男篮“定盘的星”
而在锋线上,即使丁彦雨航的回归能让中国队实力增强,但是在面对世界大赛的时候,不算美国,哪怕是在面对欧洲、美洲的球队时,小丁的突破能力、得分能力能否像在联赛中大放异彩令人怀疑。
而国内目前包括翟小川在内的前锋,几乎没有单打能力、持球能力,在CBA中更多的是空切跑位、定点投篮和战术掩护,这样的锋线在国际比赛中是无法成为球队的支柱的。
小丁未来的回归依然难以抗衡欧美球队
而在后卫线上,将很有可能尴尬的成为未来中国男篮的“最强一环”。而这样的强,从被届世界杯来看,和欧洲球队还有很大的差距。郭艾伦的最强突破,面对波兰、委内瑞拉都没有太大的优势,赵睿、赵继伟还确立不了自己的核心地位。
他们之中谁能取代易建联成为男篮核心?
而饱受批评的方硕,却是国家队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最高的一个,李楠又怎么敢不带方硕。最后一站面对强敌尼日利亚,19分的方硕证明了自己依然是中国男篮最好的外线得分手,虽然这样的手感来得晚了一些,但任何一个教练都不敢因为投手一两场没有手感,而放弃队中命中率最高的队员。
方硕的起伏但依然是中国男篮最好的外线得分手
这样的中国男篮如何在未来十年能立足亚洲,抵抗伊朗、韩国的一次次冲击?
如果说,中国男篮还有出路的话,那就是球员强化中距离投篮的能力。目前在国家队,中距离投篮几乎隐身,不是打篮下就是三分远投,一旦外线手感没有,就会出现和委内瑞拉比赛中的被动局面。而大部分欧洲球队,包括像今天尼日利亚这样的非洲球队,极其稳定的中距离投篮,不仅可以获得分数,也为内线制造空间提供帮助。但目前的中国男篮,中距离的“半截篮”能力惨不忍睹。
增强稳定的中投是中国男篮唯一的出路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证,就是北京首钢夺得三冠王的外援莫里斯,谁都知道莫里斯不是一个标准的中锋,虽然有一定的护框能力,但在进攻端和顶级中锋的水平尚有差距。但就是这样一位“4-5”之间的球员,利用自己稳定的中距离投篮,为当时的北京首钢奠定了冠军的基础。
至于球迷最为关注的李楠是否应该下课,恰恰是我最不关心的。无论是李楠还是杜峰,目前的能力都不足以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李楠需要回到CBA的赛场丰富执教经验,杜峰还需要在一次次的总决赛上证明自己。如果非要找一个替代者,助理教练雅尼斯是个不错的现实人选。
是谁把李楠推到了这个他本来驾驭不了的位置上?
现在很多人把此次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归咎于球队。其实,最应该被负责任的不是掷界外球失误的周琦,不是临场指挥失误的李楠,也不是一心改革中国篮球也只能带着镣铐跳舞的姚明。而是国家体育总局的苟仲文。
很多人以为红蓝双国家队、本土年轻主教练都是姚明的主张,实际上大错特错。姚明一个篮球专业人士,会搞出这种全世界找不到的模式吗?双国家队,主力球员分在两个不同的阵容中,由两个不同思路的主教练带领,打不同的战术要求,合在一起就成为更强的国家队了?年轻的本土主教练,中国篮球不是中国乒乓球,你的教练员水平不是世界级的,为什么非要为了脸面和政绩,启用还不具备国家队水准的本土教练。“中教为主、外教为辅”,关键时刻恰恰是中教的经验不足导致关键失败。
不切实际的强行推进“教练本土化”的苟仲文
事实一再证明,不按体育运动规律办事一定得不到好结果。就像白岩松近期在节目中总结中国男篮两场失败中说的那样:按照体育规律办事,不一定是好结果;但不按照体育规律办事,一定是坏结果!当然,不到半年的联赛赛程、球员无法进行自由的市场流动、总是外援决定比赛制胜的诸多问题,也是导致中国篮球今天溃败的深层原因。
或许现在再回看本届世界杯小组赛,千载难逢的主场之力,精心安排的分组抽签,手握4分的领先优势,几乎获胜的“经典之战”……然而一切,在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候,化为乌有。我的好朋友杨毅哀叹道:”那一夜,中国篮球倒退了十年”,从某种角度说它也是输掉了未来的十年。在输给波兰的那最后的一分钟,再过几年中国男篮和中国球迷可能才会知道,那几十秒的失败,仅仅是未来十年“至暗时刻”的开始。夜幕刚刚降临,黎明未见曙光。
波兰一战只是“至暗时刻的开始”
无他,利用这十年,扎根自己的联赛,把伪职业化的中国篮球彻底的改革,让联赛、青训培养下一代的姚明、王治郅、刘玉栋、易建联,中国篮球才能走出今天的失败。
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曾经是我们的巅峰,现在是中国男篮努力攀爬的目标。
就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二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溃败一样,越是在如此的至暗时刻,唯有英国首相丘吉尔一般的无畏勇气和战略宏图,才会扭转颓势、力挽狂澜!
谁将会成为中国篮球的“丘吉尔”?
中国篮球,在失败之后,重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