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慎亲王墓

2019-12-13   满族文化网

作者风声水影

仪慎亲王墓

“半壁店”作为村名,在北京郊区县至少可以找到四处。密云县城西的半壁店(今在季庄),以辛西政变时醇郡王奕谍奉命擒获八大臣之一的肃顺而著名。海淀区的半壁店,历史上有过果郡王府分支的小皇陵。再就是昌平县的半壁店,以清高宗(即乾隆)第八子、亲王中的老寿星永璇的墓地而声名远播。
清高宗(乾隆)第八子永璇,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十五日,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上驷院卿三保之女。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封仪郡王之前,已受命管理雍和宫、武英殿、御书处事务。乾隆五十九年授宗人府宗令。乾隆六十年二月总理左右两翼宗学事务。嘉庆元年十月和嘉庆十一年十一月两次充任玉牒馆总裁。乾隆四十四年永璇被封为仪郡王,嘉庆四年晋封仪亲王。宣宗即位后对伯父仪亲王敬礼有加,免去他叩拜之礼。嘉庆十三年三月谕曰“内廷行走诸王日入直,仪亲王朕长兄,年近六十,冬寒无事,不必进内。”嘉庆十六年三月巡幸五台,永璇奉命总理行营。嘉庆二十年七月命祭裕陵,阻雨还京,一度降郡王,罚王俸五年。嘉庆二十四年七月,上谕“朕兄仪亲王年已七十有四,精神渐衰,……朕不忍烦劳长兄,致失颐养,嗣后止留内廷行走,平日不必入直。”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宣宗即位后,对伯父仪亲王敬礼有加,命“召对宴赉毋庸叩拜。”道光八年正月,命紫禁城乘轿,加俸银五千,示亲亲敬长之意。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初七日,仪亲王永璇薨逝,享年87岁,道光帝赐银五千两治丧,亲临赐奠,谥曰慎。永璇嫡福晋章佳氏,大学士尹继善之女,侧福晋王氏。

道光十二年永璇去世,享年87岁,谥号慎,葬于昌平县的半壁店。

昌平县半壁店的仪亲王永璇墓,坐北朝南,依次建有月河、神桥、石牌坊、碑楼、宫门、享殿、月台、大宝顶,周围砌有红墙。红墙内外广植松柏树。 在昌平县半壁店仪亲王永璇墓西南,隔着大道有小宫门一座,亦是坐北朝南,外有石桥,桥北建有碑楼,内立驮龙碑一方。宫门与红墙相连接。院内正中是三间享殿。享殿后月台之上为仪亲王永璇之孙、仪郡王绵志第四子郡王衔多罗贝勒奕纟因的宝顶一座。小宫门西南有土山子一座,也有小宝顶,有人说是仪亲王府太监之墓。 1924年,仪亲王永璇后人将丰壁店的松柏树和砖瓦全部卖掉,石牌坊也让链车拉走了。1925年又搞了“起灵”。据说打开地宫石门时,停在石床上有灵柩两口,骨殖完好,有许多殉葬品。如今,仪亲王墓前神桥还在,石栏板已无。地宫的汉白玉石已被起干净,地宫旧址挖成了簸箕形状,三面墙壁如同刀切的一样平平整整。地宫东北有一片柏树林,是徐家坟遗存。小宫门旧址有石桥残存,还能见到一眼水井,井口很小,如同故宫的珍妃井,井内有清水。

 昌平县半壁店的仪亲王永璇墓,坐北朝南,依次建有月河、神桥、石牌坊、碑楼、宫门、享殿、月台、大宝顶,周围砌有红墙。红墙内外广植松柏树。照应坟地有安姓等叶户。

仪亲王永璇薨逝后,其长子绵志承袭仪郡王,但—年半后去世,事年68岁。因仪亲王永璇墓地尚未竣工,仪郡王绵志墓在北京西郊建设。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