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美颜”,还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城南地区这条河要大变身

2019-10-10   发展北京

发改君今日发布: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大兴新城段已完工,预计2020年汛前主体全部完工。


三个关键词猜一条河

“南海子”一部分

“蚊子河”

“天然氧吧”

最先答出来的小伙伴,是不是城南的人儿?

答案就是今天的主角---新凤河,其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2019年实施项目。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对该项目给予资金补助。

主角名片


地理位置:

新凤河属北运河水系凉水河支流,位于大兴区西北部,南五环、南六环之间,横跨大兴新城、亦庄新城,于通州区汇入凉水河。


基本概况:

新凤河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其中一级支流7条,包括老凤河、南苑灌渠、新西凤渠、凉凤灌渠、安南支流、姜凤支流、四海支流;二级支流14条,包含瀛北支流、老凤河故道等河道。

功能定位:

承担丰台西南部、大兴北部及新城大部分地区、亦庄新城部分地区的防洪、排水任务。


从“蚊子河”到“天然氧吧”


现在给大家揭晓三个关键词的关联。

新凤河,曾有两个标签——历史上它是皇家苑囿“南海子”的一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大院在流域内逐渐建设成片,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里,它又被扣上了“蚊子河”的帽子。

现在它又有了一个新标签——天然氧吧。


治理前



治理后




这个转变得益于北京市近年来一直推进的水环境治理。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包括河道综合治理、湿地建设、水系连通、岸坡绿化等一系列内容

对75公里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新凤河干流28.8公里,老凤河、南苑灌渠等8条支流46.2公里;

新增湿地23公顷、景观绿化176公顷、滨水步道24公里;

疏挖整治凉凤灌渠、安南支流、瀛北支流16.15公里,并进行堤防修筑,补齐防洪薄弱环节,实现规划20年一遇防洪标准。


该工程已于今年3月开工,目前大兴新城段已完工,面向市民开放;湿地工程主体完工,其余工程已完成30%左右。计划2019年底完成工程量的70%,2020年汛前主体完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也花了不少心思,进行了三个“优化”

优化工程建设方案

在保障湿地净化效果的前提下,优化填料构成,减少湿地堵塞情况,节约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费用;适当调减水生植物种植密度,为植物自然生长预留空间。经评估,湿地工程投资降低24%、年运营费降低20%,优化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

优化施工工艺及设计标准

取消河道边坡硬质护砌,提升河道生态效果,降低河道工程投资;优化配套水、电管线开挖断面及坡比,减少挖填土方和路面恢复面积;优化苗木种类、规格,优先采用自然景观方案,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突出生态自然理念。

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统筹河道疏挖治理与岸坡景观绿化实施时序,利用河道疏挖余土进行景观地形建设,消纳部分土方、降低运弃费用;利用上游河系导水,减少施工段河道流量,降低导流费用、保障带水作业安全。





城南地区市民将享受河水治理成果


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保障新凤河入流通州断面水质达标、提升大兴及亦庄新城水环境品质的重要措施。项目完工后,除了肉眼可见的“水清岸绿”,还有“润物无声”的效果。

首先,恢复流域水生态系统,有利于提升城市副中心上游水环境质量。该项目年新增及优化利用再生水源4600万立方米,通过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构建流域水网体系,逐步恢复河道自然净化功能,有效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其次,增强河道休闲功能,提升沿线市民获得感。通过提升绿化面积,新建绿道,大幅增加周边居民绿色滨水休闲空间,构建滨水宜居的生活环境,让更多城南地区市民共享治理成果。

再者,完善新城生态格局。项目依托流域水系,打造连通大兴新城、亦庄新城的生态廊道,提升沿线生态环境品质,进一步完善新城生态格局。


明年汛期前,新凤河流域生态廊道工程的主体就完工了,那个时候,不只是“天然氧吧”,说不定它还能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