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
花40万写2000米书法,借80万画7500米画,贪大求长却只为上吉尼斯!
2000多米书法长卷展览现场之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书画界出现了一种“贪大求长”的现象,书画家的作品尺幅越来越大,这样的作品不仅花费的时间久,经济投入大。作品反而“大而不当”。
孙玉清7500米巨画展示现场。
比如写书法的,一个书法家为了写出好作品,花个5年10年的时间苦练,这很正常。但是,反过来就觉得别扭了,四川乐山一位70岁老人韩思一为写一件书法长卷,写了五年,光用丝绸和墨汁等就花费了40万。因为找不到展览的场馆,四年前就写好了却一直搁置在家里,这次只好放到四川乐山嘉州绿心公园的环线上,供逛公园的人观看。
韩思一展览的书法长卷。
为此,很多网友提出质疑,用5年时间写一幅书法长卷,是不是有些奢侈?最关键的是,书法是讲究节奏和韵律的。书法长卷从右到左徐徐展开,那字里行间,留白与线条之间,都是有一股气韵弥漫期间,不是一气呵成,至少是一个整体。那这5年,怎么个一气呵成,怎么让这股气韵始终延绵不断。
2000多米书法长卷展览现场之二。
还有网友提出,尽管抄写了80000多字的《庄子》一书,但也用不着写2000多米长啊,只要字不写得那么大,搞个一两百米就够吓人了。你看现在多麻烦,拍个照片都要用无人机航拍,拍出来的不是书法,就是一条羊肠小道。
2000多米书法长卷展览现场航拍,道路右侧黄色部分即是书法长卷。
如果是人家玩玩也就算了,关键是他不是为了玩!首先他为写这长卷,分别写了甲骨文、金文、玺文、大篆、小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十余种字体,很是认真。其次,他为抄写这幅长卷无论是用了5年时间,还是花了40万,都是很认真,绝对不是玩玩而已。还有,最见耐心的是,要把这80000多字转成繁体字,有的还要变成甲骨文、金文、玺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比如说对草书写法是很规范,一部《草书字典》就厚达3000多页,要从中一个字一个字找出来。就这三点可以肯定人家不是为了玩,是有目的的。那又是为了什么?
写2000多米书法长卷的韩思一老人。
据老人说,他写2000多米长书法长卷就是为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你先别觉得可笑,还有一位比他更牛,他花了三十八年时间,借钱80万画了一幅7500米的长卷——《盛世牧歌 中国梦 万里山河复兴图》。在这幅画中一共刻画了8000位从古至今影响中国历史进步和发展的人物,号称“中国第一长卷”。
孙玉清画的画作。
他就是安徽阜阳一位59岁教师孙玉清,为了创作这幅长卷,38年来到各地去写生不知吃过多少苦,还欠下了80万的债。但是让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时候,他在完成这幅画作后,和韩思一一样想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因为交不起相关费用而作罢。
巨画中的神农氏画像。
这次,孙玉清把7500米长的画卷全部在一个学校的操场上展示,再次提出了韩思一的想法。对孙玉清负债还想再申请吉尼斯,一些网友很有想法。认为就算申请成功了,对改变负债的现状,还是对他的创作提升,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韩思一老人说出的原因。
一些网友认为,这两位不仅是“贪大求长”的典型,而且长时间花巨资创作巨大的作品,却只是为了申请上世界吉尼斯纪录,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7500米巨画展示现场。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